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层建筑论文范文写作 高层建筑内爬式塔吊附着点混凝土检测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高层建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9

高层建筑内爬式塔吊附着点混凝土检测,关于免费高层建筑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高层建筑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高层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赏析论文建筑模型论文建筑论文范文关于建筑的杂志

摘 要:某工程使用大型塔吊,塔吊爬升时设立爬升框使其沿着核心筒内墙向上爬升.在预埋件节点区内包括型钢、加劲肋、柱纵筋、柱箍筋、梁纵筋五部分,导致预埋件内钢材分布非常密集,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困难,使得该区混凝土存在脱空、不密实等质量隐患,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受到影响.采用地质雷达法对塔吊已建附着节点预埋件区域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分析雷达数据评估既定施工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良后果,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能够按期顺利完工.

关键词:混凝土,地质雷达,无损检测

中图分类号:TU9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2-0059-63收稿日期:2015-12-07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利用效率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小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需要塔吊进行调运钢筋、钢管等物料,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人们对于外立面的美观追求也是变化多样,而外立面的复杂导致施工中塔吊的附着点选择困难.在施工中塔吊基础计算、塔吊附着计算会得到很高的重视,往往会忽略实际施工过程中塔吊附着点处的混凝土浇筑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由于预埋件内各种型钢和钢筋的分布非常密集,使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困难,混凝土存在着不密实、脱空等局部质量隐患,对塔吊正常安全使用、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已建附着节点预埋件区域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影响因素、测线布置、雷达参数设置、结果数据分析以及对检测技术的展望.

2 地质雷达工作原理简介

地质雷达是通过发射天线向探测体内发射电磁波,利用接收天线接收来自目标体界面的反射波.根据电磁波传播理论,电磁波在穿过层状介质时,遇到上下不同介质层,电磁波产生折射和反射,由接收天线接收介质反射的回波信息,经计算机对接收的信号及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见图1).电磁波在介质传播过程中,当碰到和周围介电常数不同的目标体边界时,将产生反射波,并由接收天线接收,从而达到探测目的.

电磁波在介质面的折射和反射特征,由折射系数T和反射系数R表示.对于非磁性介质,电磁波垂直入射时,可由下式表示:

其中:ε1,ε2分别为上下介质的介电常数.

由上式可知: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异越大,反反射系数越大,雷达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越强,对于数据的分析也就更加准确.

雷达波在有耗介质中的穿透深度主要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和雷达中心频率.介质电导率主要影响雷达的反射 幅,电导率增大或减小会引起反射 幅的减小和增大,这是由于介质电导率越大电磁波能量在介质中的衰减就越大.地质雷达是在地下有耗介质中传播,而对于同一个区域,由于地下介质不可改变,能决定探测深度和分辨率的就是地质雷达天线的频率.在实际工作中,探测空间介质并非完全满足介电极限条件,其探测深度和环境介质导电率σ和工作频率f均呈反比关系.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塔楼为带加强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主屋面高度309.2米,加上出屋面灯箱结构350.6米,塔楼地上68层,核心筒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体系,筒外为钢-混凝土压型钢板组合楼盖体系,塔楼地下4层,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体系,基础为混凝土灌注桩-筏板基础.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钢筋采用HRB235、HRB335到HRB400,钢筋直径为6-32,型钢采用Q235,Q345和Q345GJ.

根据施工要求,使用2700和750两台大型塔吊,该大型塔吊主要由塔身、回转平台和大臂构成,塔吊爬升时设立爬升框,使其沿着核心筒内墙向上爬升,以满足结构施工需要.爬升脚手架沿在建建筑核心筒利用预埋件搭设,施工荷载通过埋件传递给核心筒.预埋件节点区内包括型钢、加劲肋、柱纵筋、柱箍筋、梁纵筋五部分,导致预埋件内钢材分布非常密集,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困难,混凝土存在质量隐患.运用地质雷达对上述2700和750两台大型塔吊已建附着节点预埋件区域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评估既定施工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良后果,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能够按期顺利完工.

工程结构多是非均质的,特别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有骨料、钢筋,振捣不密实形成的孔隙和施工不当形成的脱空区等都是结构中的非均体,或称异常结构微元体.这些异常微元体的存在使工程介质的性质表现出强烈的不均匀性和局部异常,大小不等、分布不均.这些特征符合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检测条件,能够得到良好的检测效果.

3.2 检测方案

3.2.1 测线布置

本次检测测线布置参考《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T341-2004)和《雷达法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规程》(DGJ 32-TJ79-2009).

预埋钢板的周边是浇筑时最可能出现不密实和脱空质量隐患的区域,所以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检测条件,为保证检测效果,对预埋件四周每边外延0.5米区域进行检测(见图2).在发现疑似病害区域,进行局部加密反复检验,予以确认,具体测点布置见图3.检测时,将雷达天线和道路表面紧密贴合,沿测线滑动,进行快速采集.为保证雷达图上各测点的位置和实际检测里程位置相对应,每若干米作一个里程标注,设为一个检测段,以实现检测过程中对地质雷达运行里程及病害相对位置的准确控制.

3.2.2 选择测量参数

检测效果和雷达参数的选择息息相关.测量参数包括天线中心频率,时窗,采样率,测点点距和发射、接收天线间距.

天线中心频率的选择要考虑到目标深度、目标最小尺寸以及天线尺寸是否符合场地需要.一般来说,在满足分辨率且地质条件又许可时,应该尽量使用中心频率低的天线.根据现场检测深度,本次天线选择600HMZ和1200MH两种频率的屏蔽天线.

结论:关于对写作高层建筑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32高层建筑寿命多少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附着式脚手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特殊部位处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脚手架施工中,传统做法是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或者是悬挑脚手架,不过。

探究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设计方法
摘 要:梁式转换层大结构在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设计人员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对于相关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明确,并且需要具有。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框架探究
【摘要】本文以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框架探究为题展开论述。首先,介绍对转换层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提出了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小议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工艺
摘 要:伴随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大,传统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要求,梁式转换层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大量应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