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亚当论文范文写作 由亚当·斯密问题看科学和哲学关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亚当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由亚当·斯密问题看科学和哲学关系,该文是关于亚当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亚当论文参考文献:

亚当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期刊领导科学杂志社科学杂志社给排水科学和工程论文

摘 要:对于自然的探讨,可以在科学和哲学这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展开,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对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从哲学的立场来看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二者之间应该而且必然是融合的,但从科学的立场看来,情形却完全相反.本文试图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解决的可能性.

关键词:科学;哲学;“亚当·斯密问题”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77-03

一、“亚当·斯密问题”及其折射出的科学和哲学关系的现状

早在两百多年前,被誉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先生创作了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在这两部著作中,斯密分别从人的利他心和利己心出发,阐释了在*学领域人们的行事规范以及在经济学领域人们的谋利行为.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在研究这两部著作时发现:在斯密早起创作的《道德情操论》中,他把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归结于同情,同时认为在社会领域中,同情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而在斯密后来创作的《国富论》中,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影响,则把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于自私,认为利己才是人们的天性,追求自利也并非就是不道德的事情.由此他们认为在斯密的这两部著作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他本人也从之前利他的理论转向了后来利己的理论,斯密的学术思想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是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从此以后,几乎所有人在论及斯密的著作和思想时,都把他看成是*学上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而这几乎成了研究亚当·斯密的传统“信条”.

从“亚当·斯密问题”直接反映出来的现实是经济学和*学之间关系的疏离.在斯密看来,个人即使从利己的动机出发去进行经济活动,最终也能产生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效果,促进社会进步.而斯密的后继者们则充分发挥了斯密在《国富论》中的“经济人”思想,不断剔除经济学中的*因素,把经济学日益做成了“纯粹”的科学,力图用完全实证的方式来处理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做成了“纯粹”科学的经济学,似乎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信心.经济学之所以拒绝*,极力将自己归为科学的阵营,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由于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为人类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自然科学的实证性使其能果断地证实自身观点的正确性,而这对于经济学研究来说也具有强势的示范作用.经济学家们急切地需要用这种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其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实证经济学由此产生,并获得了广泛认同.实证经济学向自然科学的趋同,实乃是向其实证方法的趋同,以达到摆脱规范束缚的目的.这一问题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现实条件下自然科学和哲学之间的渐行渐远的关系.

目前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狂妄的科学和空洞的哲学.人们发现,对于生活,科学能够给予我们的比哲学要多的多,哲学似乎成了一门无用的学问.“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成了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最好注脚.自然科学由于其研究内容的客观性必然具有可实证性的优点,因此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科学家就比哲学家显得更有自信,同时也越来越轻视哲学对于科学的引导和规范.相反,为了将哲学的这种劣势地位扭转过来,有些哲学家便开始千方百计地提高哲学的科学性,甚至将实证的方法引入哲学,力图将哲学做成科学.19世纪中叶以来盛行的“科学主义”思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然而这样努力的结果却是使哲学日益变得不伦不类,处境更加尴尬.

二、哲学和科学由包容到分离发展的必然性

纵观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和哲学之间并不是一开始就处于分离状态的.早在古希腊早期,科学是包含在哲学之中的,而只是到了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精确的自然研究才开始在希腊人那里兴起.虽然后来经过了中世纪阿拉伯人的继续发展,但彼时的自然科学并未获得绝对独立的地位,在漫长的中世纪,二者的地位都让位给了神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的,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2].科学的这种迅猛发展,使之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科学随之也变得越来越狂妄,形成一种日益脱离哲学束缚的趋势.于是科学和哲学也就日渐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以致现代社会在二者关系上表现出一种严重的不协调:科学上的巨人和哲学上的侏儒.应该看到,科学和哲学之间这种由最初的融合到后来的分离,是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的.

首先,二者的研究对象(领域)不同.科学是以世界的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是世界上的“特殊领域”的“特殊规律”,这些领域和规律是具有确定性的,如天文学和医学所研究的领域和所发现的规律就具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不能互换通用.这就决定了科学只能是具体的、个别的,无法成为普适的.哲学的研究则不同,它不局限于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而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研究的是最普遍的规律和最一般的方法.哲学力图从总体上把握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尤其要探究人和世界的关系,因此而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在这一点上,科学是永远也无法企及的.

其次,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作为具体的科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必然带来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每门具体学科都有适用于自身的研究方法,而且如同各自的研究对象一样,彼此之间无法通约.而哲学由于自身研究内容的普遍性,也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一般性.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作为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从一般的意义上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的.15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根据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研究对象将自然分成一定的门类,这对于我们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科分类越精细,就要求其研究方法越具体、越特殊,在这一点上,但以哲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是不足以胜任的.因此,科学和哲学的分离便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结论:关于亚当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亚当漫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论亚当·斯密仁慈德性的内在矛盾与其现当代
[摘要] 仁慈是亚当·斯密德性论的四种基本德性之一,它与正义都是促进他人幸福的德性。亚当·斯密的仁慈德性呈现出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两。

对亚当.斯密经济哲学心思想再探
摘要:文章对亚当·斯密在《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中的提出的“经济人”和“道德人”,从人是两者。

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素有“现代经济学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被誉为人类精神文明世界中的一颗闪耀的明星。亚当·斯密不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优秀的代表人物及。

泰勒管理思想对亚当·斯密的继承和超越
亚当斯密 泰勒 劳动工资差额计件工资亚当斯密的劳动工资制度简评亚当·斯密生于18世纪20年代,卒于18世纪九十年代,其时代早期特许公司衰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