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抒情诗论文范文写作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汉语抒情诗英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抒情诗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汉语抒情诗英译,这篇抒情诗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抒情诗论文参考文献:

抒情诗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理论论文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理论月刊军事理论论文2000

摘 要: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在语言研究的很多领域都被应用.而抒情诗在汉语诗歌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许多翻译家和学者们都致力于如何将汉语诗歌中的美感传达给其他国家的读者的研究.该理论通过分析抒情诗中的意象,更加精准地把握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有着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汉语抒情诗;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65-03

一、引言

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被提出以后在语言研究的很多领域都被认知语言学家应用.汉语的诗歌文化有着超过了三千年的历史,诗歌很好地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但是在诗词方面的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从句法格式到韵律韵脚,从每个字词到整体的意境.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中国汉语抒情诗歌中意义的表达和意境的再现进行分析,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比较了不同的译本中各自的长处.通过图形-背景理论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更加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境.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后,在格式塔心理学中被采用以研究知觉和空间组织的方式.图形-背景理论以凸显原则为理论基础,即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和安排是由信息的凸显程度决定的.心理学家们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部分,二者同时存在,却不会被同时感知.人们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总会不自觉地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这就是突显原则,这里所指的“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

上图的这种背景错觉证明了其中的确存在“知觉凸显”.如果将白色部分作为背景,那么看到的就是黑色的、向上的七只穿着皮鞋的脚,但是如果将黑色部分作为背景,那么看到的则是白色的、向下的六只穿着高跟鞋的脚.同时识别两种颜色的脚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有先后秩序,先把黑色作为图形,或者先将白色作为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多数视觉情景是图形-背景相分离的,不过在具体的情况下图形和背景是不允许相互转换的.

当看到一本书在地上时,人们习惯于将书当作图形、把地面当作参照物即背景,在英语中我们也常用这样的表达式The book is on the floor,而很少或几乎不说The floor is under the book.上例中的book和floor表现出的这种具体的方位关系,我们可以将方位介绍的意义理解为图形-背景的关系.

三、汉语抒情诗

中国素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向占有显著的地位.抒情诗属于诗歌的一种,以表现主观感情、抒怀咏志为主,不具体刻画人物,不展开故事情节.抒情诗一直是诗歌的主流,从中国古代史的开端——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大部分的诗歌都是抒情诗,一直到盛唐的李白、杜甫,都是以抒情诗著称.后宋*始出现说理诗,但是其影响都不如抒情诗,情感表达更加打动人心: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祖国的热爱或者对大好山河的喜爱等等;在表达方面,有的诗人大胆直接地表达情感,有的诗人委婉含蓄,但是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到那种深厚的感情.

语言表达的产生和理解都是认知的结果,不同的心智能力和认知世界表达语言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人们很难用不同的语言来交流沟通,所以不同人之间存在着很多认知和真实意图上的障碍,不过跨语言交流也是可以实现的;虽然人们操持不同的语言,但是有些东西是共同的,翻译就理所当然地存在了.传统上的翻译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直译和意译.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种直译的方式有的时候不能完全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甚至有的时候会造成什么对原文的误解,出现错译的现象.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只保留原文内容、但不保持原文形式地翻译文字.二者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

诗歌的翻译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来源于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如果字斟句酌过分推敲每个意象,就有可能将整体的意境破坏掉,如果自由翻译完全追求意境,那么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个字词的翻译.一篇优秀的诗歌翻译要兼顾这两方面的问题,把握每个意象都是整体的思想感情.

四、图形-背景理论在汉语抒情诗中的应用

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首诗歌的理解多少都会有差别,译者也是一样,虽然译者一直尽可能地还原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但是由于对原诗歌有不同的看法,而译文针对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读者感受到的意境更是不同,这也是诗歌翻译的一大难点.而图形-背景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通过图形和背景的凸显关系,分析诗歌中意象的再现.本文以下面的几首诗歌为例来加以分析阐述.

例1: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其原诗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经典的送别抒情诗,作者通过对于环境的描述和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了那种对友人不舍的情谊.以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为例,这一句的译文有下面几种:

译文一: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walls,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Ezra Pound译)

译文二:Where blue hills cross the northern sky,beyond the moat which girds the town.(A.Giles译)

结论:关于抒情诗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古代抒情诗大全100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动态对等理论看清明中意象英译
摘要:由于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诗歌的意象传达历来是英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比杜牧《清明》的三种名家英译版本,从动态对等理论分析各版本对该诗的意。

符号学理论视阈下四川皮影戏英译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推动旅游多元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皮影戏为例,从指称意义、言。

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否定转移
摘要:本文结合图形-背景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否定转移现象进行研究,探讨人们在英语表达过程中注意的焦点如何影响认知顺序,并最终影响语序的安。

关联——顺应理论视域下唐诗英译中意境传达
摘 要:唐诗是中华瑰宝,英-译旨在传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很多唐诗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称,其意境的再现便至关重要。意境是唐诗的灵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