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空巢老人论文范文写作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其实现路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空巢老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1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其实现路径,本论文为您写空巢老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空巢老人论文参考文献:

空巢老人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教育论文农村经济和科技杂志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摘 要:养老包括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物质生活已基本得到满足,但是其包括心理需求、情感关怀等方面的精神生活还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有效的帮助,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的因素,也有政府、社会的因素以及空巢老人自身的因素,靠单一途径是不能有效解决的,需要政府、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推进精神赡养方面“他养”和“自养”的统一.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037-04

隨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主要包括自我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四种类型,但是无论哪种养老类型,目前都只是侧重解决生活保障和日常照料的问题,而忽视了精神慰藉.学术界针对精神慰藉方面的研究也较少,而且从现有的研究内容上来看,较多关注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他养”问题,较少关注老年人的“自养”问题[1].笔者认为,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社区、家庭的支持,也需要空巢老人自身的努力,只有将“他养”和“自养”的统一起来,才能使农村空巢老人真正摆脱精神赡养问题的困扰,拥有一个安详、欢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一、背景分析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农村空巢率已经接近40%,部分农村空巢化已高达70%~90%,养老问题日趋突出.养老包括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物质生活已基本得到满足,但是其包括心理需求、情感关怀等方面的精神生活还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有效的帮助,这一点,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2013年7月22日,家住重庆石柱县桥头乡马鹿村的74岁老太太向大兰因孤独寂寞在家中上吊自杀;2015年8月,杭州莫邪塘西村的85岁包大伯因担心自己生病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据河北省*公益基金会和河北大学联合发布的《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由于无子女或者和子女长时间分居,普遍存在孤独、抑郁、无助等心理健康问题,老人精神生活呈现“荒漠化”趋势.因此,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并给予心理上的慰藉,这是老年人及家人、养老从业人员乃至全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的问题.

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缺乏的原因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缺失是多种现实困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家庭精神养老支持削弱

1.孝文化的缺失.孝是家庭*关系的根本纽带,然而受多元价值观念及市场经济的 影响,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正在滑坡,一些年轻人往往只顾及自己的生活,很少关注父母的情感需求,甚至在养老问题上,出现了许多歧视、拒养、遗弃、 老人的现象发生.

2.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家外出务工赚钱,由于打工生活的艰辛以及激烈的工作竞争,他们无力将老人接到自己的身边进行照顾,从而减少了空巢老人能够从家庭中获得的精神慰藉.

3.家庭结构的变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呈小型化、核心化趋势,尤其是“四二一”家庭模式中,老年人数多于年轻人数,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供养容易实现,而精神慰藉就很难实现.

(二)精神赡养法律法规不完善,精神赡养宣传不到位

我国于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对精神赡养做出了法律性的规定,但这只是一种“倡议性”的条款,对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及不履行精神慰籍义务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2],致使精神赡养落不到实处.同时,由于农村的普法宣传工作不到位,人们的养老思想仅局限于物质赡养,意识不到精神赡养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需求,目前该法实施了三年,社会对其不完全知悉,这说明我国精神赡养宣传很不到位.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社会支持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养老供给缺乏.政府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上处于缺位、不作为的状态.相比较而言,在城市,政府为“空巢老人”提供了相对完善的精神养老服务设施,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图书馆、老年健身场所以及老年人兴趣组织、老年人心理咨询中心、老年人协会等等,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一片空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年人的心理空虚.

2.养老机构建设不足,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存在的部分敬老院只是停留在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的层面,缺乏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关注和精神慰藉.而且服务人员严重短缺,文化程度较低,多为临时工,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老年护理培训,很难给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方面的服务[3].

3.志愿者服务缺乏.目前我国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在城镇社区开展,定期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生活照料、法律援助、心理抚慰等服务,而农村地区却没有这样的服务,有些村委会会自发组织一些类似的服务组织,但是由于缺乏指导,这些组织多会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终止.

(四)“空巢老人”自我精神养老不足

自我精神养老即精神自养,是指老年人自身凭借主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积极有益的活动交往,实现精神的愉悦、满足和发展[4].农村“空巢老人”自我精神养老不足的原因有:

1.存在感的缺失.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存在感的缺失容易导致人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老年人随着身体的老化,在家庭中从权威主导变成附属,其心理会产生落差,尤其是退出生产舞台,他们会认为自身对社会失去了价值、被社会所抛弃,从而对生活失去了原有的目的和追求,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

结论:关于对写作空巢老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空巢老人的文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缅怀往事疗法在城市空巢老人精神慰藉中应用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家庭空巢化、小型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现阶段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空巢老人的养。

获得感语境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摘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新时期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章阐述了获得感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增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获得感的重要意。

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家庭发展迅速,所带来的“空巢老人”问题也日益受到国家、政府、社会以及市民的重视。如何搞好和加强老年人的心理。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老人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造成了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加。而近些年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形成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