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职业素养论文范文写作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职业素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18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构建,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职业素养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职业素养论文参考文献:

职业素养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背景怎么写论文背景学生论文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升的现实,由分析当前技工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入手,对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究总结.

关键词:校企合作 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构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怀揣着高技能证书的许多技工院校毕业生或缺乏敬业爱岗精神或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素养,不能很好地实现横向转岗、纵向晋升,在职场中举步维艰.可见全面实施职业素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要素.

一、当前技工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1.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

当前大部分技工院校对职业素养教育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教育内容、培养手段方式、培养进程均没有严密制定,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覆盖*个在校学习过程的教育体系.有的学校虽有职业素养课程,但综观整个教学计划发现其课程数量少之较少.在安排授课时,职业素养课程也仅作为附带课来上,即哪位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少就交给谁上.古人云,术业有专攻.没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授课造成了在具体授课时,讲授内容、手段方式的千篇一律.在机械班上课的内容与在艺术班上课的内容相同.教师上课泛泛而谈,学生听课也浑浑噩噩,上跟不上一个样,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长此以往只会使职业素养课程越来越远离教育培养的本质.

2.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

常有技工院校的老师感叹:“上了这么多堂职业素养课,开展了这么多素质拓展活动,但学生的职业素养却未见明显提升.”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这里存在两个主要责任.一方面是职业素养培养方法层面.当前职业素养教育基本上是通过教师口口相传,将职业素养作为一种既定的教条,一种价值取向或是一种世界观灌输给学生.对于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来说,这些教条、价值取向、世界观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自然是不言而明的,但对于没有实践基础的学生而言却是空洞抽象的.把职业素养培养置身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脱离了“做中学”的培养氛围,很明显违背了“职业进行教育”的准则,当然会引起教育的低效性.另一方面是职业素养培养内容选取方面.通过调查反映很多学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选取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及为人民服务等作为主要内容.这些抽象的内容基本上无法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得以实现,当然谈不上指导其职业活动了.

二、校企合作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合理判据

1.校企合作提供了职业素养得以养成的载体

职业素养内容通过个体职业活动表现,并且需要与实际的工作情境相结合才得以展现.有些诸如沟通意识、调查分析能力等与具体工作任务相关,体现在个体职业活动中,但更多的如服从意识、吃苦耐劳精神与具体工作无关,但与实际工作情境相关.很明显,单纯的学校教学既无法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也没有实际工作情境.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手段,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素养养成的必然载体,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结合”“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形式突出在真实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能力训练,以职业活动的形式来展开,一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通过真实工作情境的熏陶,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以外任何形式无法获得的.校企合作既提供了丰富的职业活动,又供给了真实的工作情境,由此,校企合作作为职业素养得以养成的载体,使职业素养这一隐形的、捉摸不到的东西成为了一种可以培养的可能.

2.校企合作提供了职业素养得以养成的机制

我们常发现:在校表现平平的学生下厂实习一段时间后,其待人接物的方式得到很大改善,职业素养特别是对工作的态度、对职业的理解有了较大改观,究其原因主要与他们身处的职业情境、进行的职业活动相关.通过职业体验实践,学生了解了企业对自己所学工种(岗位)的要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在带班师傅的耳濡目染下培养了他们的职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逐渐建立稳定的与本专业(职业)所匹配的职业精神,而这些品质是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得到的.职业素养作为镶嵌于情境中的知识,通过行动得以表征,易于形成职业素养与特定职业情境和行为的固化联系,从而使得职业素养内化为个体自身的反应机制,得以在职业活动中进行稳定的联系.

三、校企合作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

1.大环境——培养学生职业情感

大环境是指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期间的校园软硬件环境以企业或行业标准要求衡量.看得见的校园环境布置,如车间、教室布置;看不见的校园文化如学生的行为规范、校园活动等均按照企业(行业)标准实施,如校企技能竞赛、专家见面会等校企对接形式,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认识,了解企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通过这种企业环境的影响,学生不再是“上学不知学什么,学的不知干什么”的迷茫状态,而是进校就明确学习目标,知道学有所用,学有所去,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再抵触,对知识技能产生强烈的渴望,最后内化为各方面的个人素养.

2.小课堂——促进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形成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课堂基本上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以项目为载体的一体化教学,也可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育形式.尽管各自组织形式不一,实施阶段也各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职业需求出发,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和典型工作任务提炼,以项目、任务形式开展教学,其核心是通过实践(训练)培养一个人的职业态度和能力.期间的教学活动不再是教条的、线性的,而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不断探究、讨论、实践、调整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内化为行为理念的过程.

这里以一个数控操作工进行一批轴类零件的外圆加工的例子来说明.一般外圆加工需要有机械制造工艺、公差配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几门课程的知识,但在传统的教学计划中这几门课程并非同时开设并且理实分开,导致了学生在实训环节中不能很好地进行工艺安排、刀具切削参数选择,常常需要依赖教师的经验参数来执行,一旦工作任务改变经验值无效就会出现任务无法完成的现象.校企合作背景下以生产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课题开展的教学,根据实际的项目(任务)开展理论教学,利用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操作,其操作过程不仅是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还需要遵守企业的操作规范、检测标准.以往学生不知所学知识的用途,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无法激励学习兴趣,更不用说提升职业素养,而以上形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时间意识等的认同.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实践,是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迁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

四、小结

要使校企合作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机制的持续长效性,也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做到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育人教学改革的融合,课内课外的融合,才能全面提升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作者单位:宁波技师学院)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职业素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请简述职业选择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
[摘 要]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按照职业教育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探析
摘 要: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技能人才,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的重要阵地。职业精神是技校生优质就业的前提,然而。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网络媒体影响力不断加大的网络时代。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
摘 要: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拥有较厚的知识底蕴和较高的技能水平固然重要,但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道德等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针对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