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价值链论文范文写作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属权出口产品质量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价值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0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属权出口产品质量,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价值链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价值链论文参考文献:

价值链论文参考文献 产品质量论文全球杂志产品设计论文价值工程期刊

摘 要 首先,基于增加值的视角提出出口产品质量的内涵,基于要素的国民属性对属地出口产品质量及属权产品质量进行界定,进而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提出增加值视角下的出口产品质量度量方法.通过以中国工业部门为案例的实证,发现以属地原则衡量的出口产品质量出现了明显高估.通过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的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及出口规模,且以上因素对属权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此,应更加重视外贸增长的结构及质量,更加重视国内高级生产要素培育,更加重视发展国内本土配套.

关键词 国内增加值 出口产品质量 属地出口 属权出口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充分发挥要素成本优势及优惠政策,全面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由此盘活国内大量闲置资源,推动生产效率提升,从而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出口产品中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升,2015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为12646.6亿美元及6600.8亿美元,占比为57.25%及29.88%,那么由此能得出中国出口产品质量较高的结论吗?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应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流入要素对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作为流入要素的集聚地,高级要素的流入推动了中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以中国为例研究属权要素的出口产品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論价值及实践意义.

一、相关文献综述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是当前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由于产品质量难以直接观测和度量,就已有文献看来,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出口产品质量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研究视角.

第一种是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角度研究出口产品质量.如Michaely(1984)最早提出产品技术复杂度概念,以此来衡量各国出口产品质量.Hausmann et al.(2005)提出技术复杂度(EXPY指数),发现中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明显高于预期,且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在不断缩小.Rodrik(2006)通过测算各国技术复杂度(EXPY指数),发现中国的出口复杂度已明显超越自身收入水平,被称为“Rodrik 悖论”.

围绕“Rodrik悖论”,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其中,Schott(2008)发现和当前的要素禀赋条件相比,中国出口复杂度和发达国家的相似性的程度已远超预期.黄先海等(2010)通过对1993-2006年52个经济体金属制品的出口复杂度核算,发现中国产业层面出口复杂度存在异常,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而Xu(2010)对“Rodrik 悖论”提出质疑,指出中国的出口集中在沿海收入较高的发达省份,以全国层面的平均GDP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是存在偏误的.这一观点得到Wang和Wei(2010)的支持.此外,Van Assche(2006)、杜修立和王维国(2007)、戴翔和张二震(2011)等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第二种是从出口产品单位价值角度研究衡量出口产品质量.如Flam和Helpman(1987)使用了出口价格测度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水平.Schott(2004)通过美国十分位进口数据测算了各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量,并以此替代出口产品质量.Ricotta et al. (2008)利用意大利、德国、日本、中国1996-2006年机械产品对美出口数据,以出口产品单位价值(Export Unit Value)代表出口产品质量进行实证分析.此外,Harding和Javorcik(2011)以出口产品单位价值衡量出口产品质量,并通过105个国家1984-2000年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FDI能有效促进出口质量提升.

国内学者王永进等(2010)按照单位价值衡量各类产品的质量水平,并通过产品质量水平对产品的技术复杂度进行调整,以此反映不同国家各个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施炳展(2011)从产品出口价格和地理距离关系的视角间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研究.李坤望、王有鑫(2013)通过以出口单位价值衡量出口产品质量,分析了FDI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

第三种是从出口国内增加值角度研究出口产品质量.由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存在大量中间品贸易,直接以出口复杂度衡量出口产品质量的方法必定存在高估.如Van Assche(2006)、陈晓华等(2011)均指出在测算TSI和ESI 时,一般都以HS编码或SITC编码分类的商品出口总额为基础,并没有考虑外国中间品投入的贡献,而且该缺陷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盛行下变得日益突出.国内学者姚洋、张晔(2008)提出“产品国内技术含量”概念,利用投入产出表扣除进口中间品的贡献,进而测量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动态变化及长期趋势.黄先海、杨高举(2010)认为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国内完全增加值体现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获利能力,以此来衡量国际分工地位.丁小义、胡双丹(2013)则直接以出口的国内增值来测度一国的出口复杂度.

第四种是以类似指标反推研究出口产品质量.由于以出口产品单位价值衡量出口产品质量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施炳展(2013)认为单位价值量不仅包含产品质量信息,而且包含成本信息,一国出口低价格产品既可能源于质量较低,也可能因为生产成本较低.鉴于该原因,Hallak和Schott(2011)、Amit (2011)放弃了以出口产品单位价值量衡量出口产品质量的思路,转而采用事后推理的方法测算出口产品质量,即在产品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通常市场绩效表现越好的产品,其质量水平往往越高,由此就可以利用市场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反推产品质量.类似的研究还有Gervais(2009)、Joel(2011)等.在这方面,国内学者施炳展(2013)借鉴了Hallak和Schott(2011)、Amit (2011)的事后推理方法,利用2000-2006年海关数据系统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其基本逻辑为假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即产品价格完全相同,因而生产能力越强的企业,其产品质量及产品性价比往往越高,由此决定了其市场绩效也相对更好.

结论:关于对写作价值链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价值链和供应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大国贸易冲突影响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近三十年来,全球价值链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间关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2008年。

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视角下贸易收益分配文献综述
摘要: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视角下双边贸易收益分配原理基础的研究,遵循了国际贸易收益理论的演变思路,从宏观的国家间,到中观的产业间,再到微观的产品内,。

金融服务推动浙江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摘要:在开放性经济下,浙江省目前正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变革的关键时刻。而本文通过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这两方面讨论浙江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而加强。

中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现状分析
[摘 要]本文以WIOD数据库1995年至2011年WIOTs中的数据作为基础,计算出国际分工地位指数、嵌入位置指数及增值能力指数,并在分析这些。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