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区域经济论文范文写作 技术选择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区域经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技术选择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本文是一篇关于区域经济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工业经济期刊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技术经济和管理杂志社

摘 要: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78年~2013年间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前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收敛值各异;2011年后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技术选择指数在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人均产出和滞后一期的人均产出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东中西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存在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自身经济增长依赖较为明显.

关键词:技术选择;人均产出;经济增长

一、 引言和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发达国家利用本地要素禀赋和要素结构综合作用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来促进本国技术进步.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及要素质量有明显差别,即使它们采用一样的技术,发展中国家会由于技术与其要素禀赋及要素质量不相匹配,导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个人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并未出现缩小的迹象.适宜性技术理论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技术选择必须与各生产要素相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技术效率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关于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技术进步通常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和配置效率方式作用于经济增长,并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估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新技术产业、新设备投资与资本相融合的技术进步使欧美国家的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Gordon,2007),美国1954年~2001年间60%-68%的潜在经济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能(Pakko,2002),20%的经济增长是由于体现型技术进步的贡献(Hulten,1992),60%的经济增长归因于技术选择方向(Greenwood et al.,1997).在国内,也有研究发现技术选择有利经济增长.赵志耘等(2007)构建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界定设备投资和建设投资相对价格和边际收益与技术进步关系,认为中国存在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王林辉等(2012)基于动态前沿生产面的非参数方法获取分行业全要素生产指数,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及其匹配结构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认为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黄先海等(2006)通过对索洛的时期性增长模型扩展,分析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在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认为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了约45.31%的生产率增长.邓明(2015)认为中国大部分省份技术进步方向偏向于资本,而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则显著强化了经济波动,即使改变度量经济波动的方式.

可以看到,现有关于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体层面,较少文献涉及对区域层面的分析.基于此,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技术选择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78年~2013年间31个省份的数据验证技术选择对各省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选择对东中西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理论模型部分;第三部分是文章变量选择与来源;第四部分是文章的实证部分;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二、 理论分析

三、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只要收集到各地区的产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信息,就可以估计出(9)式中的参数.选取中国31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31个省市数据进行加可以总获得东中西部的数据.从前文理论分析可知,所需数据包括:各地区总产值Yt、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投入Kt和劳动力投入Lt.

1. 地区生产总值.用各省份GDP来衡量.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年~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年~2004年》、各省份历年《统计年鉴》.为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以2000年为基期,按2000年价格进行折算,得到以200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数据.

2. 劳动力投入.用各省份年末就业总人数来衡量.劳动力投入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各省份历年《统计年鉴》中的年末就业人员数据.1978年~1984年重庆的就业人员数据缺失,用1985年~2005年的平均增长率估算得到.

3. 资本存量.各省份资本存量并没有现成的数据,需要通过估算得来.目前,提供估算资本存量方法的文献比较多,文章借鉴张军等(2004)方法估算各省份1978年~2013年的资本存量.估算资本存量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各省份历年《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年~1995年)》.

四、 实证分析

1. 经验观察.首先测算技术选择指数的区域差异性.如图1所示,从三大地区来看,2011年前,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收敛值各异.中西部地区向0.8的水平收敛,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意味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在2011年前,中西部地区提高资本投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东部地区向1收敛,说明东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比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后,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波动幅度较大,东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大致向0.8靠拢,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大致向1靠拢,这说明各地区单纯的依靠资本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东中西部地区必须由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2. 实证分析.采用GMM方法对(9)进行估计,其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国民经济的人均产出与各地区滞后一期的人均产出系数值显著为正,这与前文预期分析一致.构建31个虚拟变量来分析各省份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针对模型(9)式,设定了工具变量进行检验.其中,AR(1)检验拒绝了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的原假设,而AR(2)检验却接受了其原假设,说明(9)式的设定是合理的.同时,Sargan过度识别检验的P值为0.187,说明所选择的工具变量也较为合理.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区域经济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区域经济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
摘要:外商直接资本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软硬件投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

机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场作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得到了国家及政府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和周边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地区。本文以位于民。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和过程
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之一,是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金融资源在向大城市聚集,形成金融集聚现象。从总体来看,我国金融产业发展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但同时金融产业发展呈现出地区差。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