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舆情论文范文写作 高校学生网民参和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七维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舆情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4

高校学生网民参和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七维度,本论文可用于舆情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舆情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舆情论文参考文献:

舆情论文参考文献 文献网网络营销相关论文邮政报刊订阅网网络论文

摘 要:高校学生网民兼具网络舆情的信息源、传播者和受众等多重角色,在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构建了研究高校学生网民参和网络舆情传播活动的七维度模型,并通过调查,初步揭示高校学生参和网络舆情传播活动过程中的主体特征、舆情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结果、传播心理、基本态度以及监管诉求.基于此提出了更好地优化和管理高校学生网民参和网络舆情传播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民;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5)020176106调查表明,自2005年起,网络就已成为仅次于电视和报纸之后中国民众的第三大信息和新闻的媒体来源,且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达27%,远高于同期美国的19%和欧洲的13%[1].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中有95%以上是网民[2].按照这一比例计算,现有大约2 300万普通高校在读学生中,网民人数约2 200万.长期浸没于网络之中,一方面使得大学生网民成为各种真假难辨、高度多元化的网络舆情的易感人群;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往往成为网络舆情散布的信息源、传播者和受众.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群体在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的角色特征、心理特点、行为模式等,并加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和管理,对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促进网络和谐、高校和谐乃至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本研究即尝试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议题做一探讨.

一、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

(一)理论模型

舆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经典的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至少具备五个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拉斯韦尔所描绘的一般信息传播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但是又因为其发生在网络这一特定场域而有所不同.其一,“由于网络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随时变化,传者和受众的角色随时转换”[3],造成“传播者”是“受众”,“受众”又是“传播者”的特点.其二,因为上述特点,所以传播过程不是单向的从“传播者”指向“受众”的线性过程,而是所有传播活动参和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可回溯的环路.其三,必须考虑到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如主体参和传播活动的心理、态度和诉求,以及监督和管理方式等.

故此,本研究对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进行了修订,构建了包括传播主体(传播者和受众合一)、舆情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结果、传播心理、态度诉求、监督管理等七个维度构成的网络舆情传播研究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每个维度分别设计一定数量的题项,通过学生自陈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二)样本选择

调查对象为在宁若干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总体样本为350人,回收问卷329份,其中有效问卷316份,占90.29%.样本的选取平衡了高校类型、学科类别、学习阶段以及性别和政治面貌等因素,涉及7所高校(包括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和专科院校),覆盖了文科、理课、工科、医药等专业类别,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总体上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二、研究结果

(一)传播主体的角色——一个“随意旁观者”

经典传播学理论将受众分角色为“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积极选择者“积极地选择并主动地奔向某个媒介内容,是因为他们期待并深信这些内容能满足其需求,能帮助其实现某种目标”;而随意旁观者则是“偶然接触到媒介内容,没有预先形成某种接受期待、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特定的媒介内容需要锁定.他们继续接收或停止接收媒介讯息往往和个人动机无关,它可能是由于无法逃避、没有选择,也可能是由于随意浏览或尊重某种惯例,或出于礼貌.”参见:《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http://student.zjzk.cn/course_ware/diffuse/web/09/09-1-3-1.htm.由于网络舆情的传播受众和传播者具有同一性,所以该角色划分同样也适用于描述网络舆情传播者的行为特征.即“积极选择者”主动寻找并传播相关信息和舆情,而“随意旁观者”较为被动地接受信息,也很少主动传播信息.那么,高校学生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主要扮演的是哪种角色呢?

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在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主要扮演着所谓 “随意旁观者”的角色.首先,参和舆情信息发布的目的性不明显,有37.3%的学生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25.3%的学生是因为“无聊消遣,打发时间”,还有9.5%的学生是为了“吸引眼球”,只有25.9%的学生有明确的“个人需求”;其次,参和舆情传播的方式相对被动.“对于各种网络热门事件”,有57.3%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讨论,27.8%的学生喜欢转帖但很少发表意见,5.4%的同学自己积极参加讨论但不转发,只有9.5%的学生“乐于在网络上参和讨论发表意见,并通过转发、顶贴的方式,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并参和讨论”;最后,传播行为较为随意.14.9%的学生网民对任何信息都采取了“不去想那么多,随手转发”的态度,42.1%的学生网民对事情“大致了解”后即转发信息,更有9.2%的学生网民乐意于给信息“加点料”,只有13.0%的学生网民表示充分掌握真相才转发信息.

综上所述,带着明确目的性参和舆情传播活动的高校学生网民较少,在实际参和中大多数人也无刻意扩大舆情传播的主观动机,但持有一种强烈的旁观者心态,而这也带来了责任感的缺位,使其传播行为缺少足够的理性判断,在客观上对于网络舆情的传播扩大乃至扭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高校学生网民重点关注的网络舆情

调查表明,高校学生网民对网络舆情的关注面非常广泛,其中,“社会民生”、“突发事件”和“生活娱乐”占据了其关注内容的前三位(表2).

结论:关于对写作舆情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舆情监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网民结构和网络舆论的成因、议题和实质探究
[摘要] 通过现实人口与网民结构进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对比,考察了网络舆论生成的因素。文章认为,网络舆论的议题集中在政治化、公益化、底层化、道德化。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
摘要: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和。作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反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网络舆情预警和引导工作
摘 要: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接收信息、了解社会、表达舆情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效利用新媒体技。

基于社会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构建和分析
摘要:本文考虑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舆情传播模型。模型假设网络中每个个体的初始状态只有两种情况,并且在单位时间步内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