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河西路论文范文写作 河西路23号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河西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河西路23号,此文是一篇河西路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河西路论文参考文献:

河西路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检索号怎么查论文分类号查询论文索引号是什么论文收录号

18年18岁,这里是我人生之初的成长摇篮,是我走向生活的启蒙之地.河西路23号的生活烙印,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魂牵梦萦,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这个家.

家的印象之一

刚搬到这儿,我们全家三代6口人:老太爷、老太太、在贵阳医学院读书的父亲、已是小学教师的母亲、在中学读书的姑妈、不满一岁的我.两年后添了弟弟高元,再两年半后又添了妹妹高晴.这一年,姑妈工作迁出,3年多后老太爷去世.8年后的1962年,全家人口又相对固定于6口人,直到1972年搬家.

我们家,佃黄家公寓式砖房二楼的两个房间.里间,一张大床,两张三抽桌,一个两开衣柜(现在还在),两对带茶几的木椅(现在也在).听母亲讲,这对椅子还是搬到这儿时,家具太少,老太太临时到河沿坎买来给他们用的.初期,这间房是父母带着我住;晚上,这儿就是父母办公学习的地方,母亲备课,父亲看书学习.

这个房间,还是我们做自习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初,我在河东路小学读书,那时的学制是半天读书半天在家自习,住一条街的同学就组成一个自习小组,轮流到住房相对宽敞的同学家做自习,老师间或上门检查.家有两间房的在同学中不多见,所以很多时候自习都是在我家.

房间的南墙开有一扇窗,打开窗户就可看见隔壁市委宿舍,两层楼的青砖房屋围合成一个大院,带点苏式风格,是那个年代向苏联“一边倒”的作品.站在窗边,甚至可以同住在对面楼上的同学打招呼.放眼望去,远处民国年间修建的贵州银行大楼清晰可见(至今还在,已是工商银行),顶楼墙上楷体“贵州大楼”4字历历在目.

家的印象之二

外间,一张大床、一张小床、一个方桌、一个两开柜、一张三抽桌,一张半圆桌、一张老太爷专用的藤椅、几张凳子,门边一个放锅碗的木架、一个水缸,门口一个炉灶,基本上就是全部家当了.这间房,卧室、客厅、厨房、餐厅全在这儿.老太爷、老太太住这间,姑妈大多住校,不常回家住.就这么一间拥挤不堪的屋子,老太太居然还养鸡.最多的时候养了3只,白天赶到楼下,晚上又吆回鸡笼里.有一年,养的一只老母鸡还孵出了一窝小鸡,真把我们高兴坏了,成天就守着这些小鸡,比玩什么玩具都还要兴趣浓厚.

进门处一大水缸,盛得下两挑水(一挑为两桶).刚搬去时,老太太请粮店隔壁巷子里的一个孤寡老头黄伯伯给家里挑水,从水站到我们家100多米,还要上到二楼.那时候的水1分钱两挑,一挑水黄伯伯收5分钱,可赚4分5厘钱.水缸后面的墙壁上用粉笔划满了“正”字,黄伯伯每挑一次水就画上一笔,十天半月老太太数“正”字给他结账.后来我们长大了,我和弟弟高元就一根扁担一个水桶自己抬水了;再后来我们又长大了些,就一个人挑水了.此时才十二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那时没有那么多讲究,哪家小孩都得干这种体力活.直到搬家离开,在河西路23号的18年一直是挑水吃.

这间屋的家具没几件(多了也放不下),至今都记得.柜子是梓木材料的,门上刻有诗句,因为是家里唯一的柜子,故餐柜、橱柜、衣柜都是它.最上一层放衣服;第二层是抽屉,放户口簿、购粮证之类的东西;第三层就放碗筷、油盐酱醋;下面一层是暗箱,叫“海底”,揭开中间一块木板就看见像第一层那么大的空间,也放了一些衣服.

老太爷、老太太睡的中式架子床,一年四季都挂蚊帐,看起来像一小房间.“小房间”离西墙约有半米的距离,形成一小巷,作为杂物间,除了堆放杂物,米缸、尿罐都放這儿.过道边的床头下除了堆煤巴,也塞满了杂物.

床边的三抽桌上也摆得满满的,茶盘茶杯、温水瓶,还有一个青花帽筒(至少是民国年间的瓷器啊,后来几经搬家,竟无踪影了).就是这个帽筒,给我极深印象.每到中秋之时,像变戏法似的,一到晚上老太太就从帽筒中“捞”出一个月饼,于是,嘴馋的我一阵欢呼.原来,这是亲朋好友送给老太太的,她舍不得吃,留待晚上与我分享.分享的结果,自然是我吃大块,老太太吃小块.

窗边的方桌,吃饭的时候是饭桌,老太爷在世时,桌子抬到屋,老太爷端坐正中,由老太太或父母给他夹菜,每顿饭有一个咸蛋,而老太爷每每将这个咸蛋吃到一半就给了我——他的长孙;饭后,方桌归位,成了我做作业的课桌;老太太和她的牌友们打,这张方桌就成了她们的牌桌;平常老太太做些针线活,饭前饭后的家务,都在这张方桌上.

整间屋就一盏灯,家家都这样.25瓦的白炽灯吊在屋,灯头后的电线很长,方便到处挂:吃饭、打时吊在屋正中(打时还用一张纸将灯泡围一圈以聚光);天黑了炒菜时还得长距离地拉到门口;晚上做作业时牵到窗边;睡觉时又挂到床头等

总之,在那个年代,所有的东西都得物尽其用.

家的印象之三

就这样的居住条件,煞是让邻居们羡慕,一家6口人两间房,三代人可以分开住.在河西路23号,这种条件的没几家,一是隔壁崔家,七八口人;二是对面三楼吴家,也是七八口人.其他人家,不论人多人少,都是一间房,有些房间还只是我们家房间的一半大.

在楼下的后院,黄家还将他家厨房的一部分隔给我们家使用,但楼下做饭菜,还得端到楼上,很不方便,加上对面就是厕所,后来就当杂物间使用了.

这里房租每月每间房7元,那个年代,这个房租十分昂贵,14元,几乎是一个三口之家的月生活费(1954年的贵阳,2角4分钱可买10个鸡蛋①),好在此时我们家还有大十字祖产租金的收入和母亲的工资,基本上可以应付.

20世纪60年代初,房租涨到了20元,而我们家大十字祖产也被“改造”为“经租房”,房租变成了“定息”,收入顿时少了许多,家里经济情况开始紧张.1962年,老太爷在这儿去世.1963年,母亲调到市府路小学任教.第二年,在学校分到了一间房,父母就搬到了学校的教师宿舍,把他们住的那间房让了出来.老太太仍然住河西路,老姑太从她的侄儿、我三伯伯家搬来与老太太同住.我们三兄妹就两边住了,上学的时候和父母住学校,放假后就回到河西路和老太太住;老太太到姑妈家时,我们又都回来住.总之,印象中这儿一直是我们的家.

这就是我河西路23号的家——一个艰难岁月中简陋而温馨、遥远且难忘的家.在这里,我度过了自己的幼年和少年时代;从襁褓之中到踏入社会,18年18岁,这里是我人生之初的成长摇篮,是我走向生活的启蒙之地.以后随父母数次搬家,直至我成家独立出来,住房条件、环境也随之改善,但河西路23号的生活烙印,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魂牵梦萦,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这个家.

(未完待续)

注释:

①我59岁生日,侄女婿送一珍贵礼物:我出生当天的《新黔日报》(《贵州日报》前身),报上就有贵阳当天的的物价.

结论:关于河西路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河西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明德路38号
这回拆迁,我们建设指挥部真的遇上了一家钉子户。钉子户户主姓王,住在明德路38号。这次城市规划,得将明德路、明礼路两条道上的房子全部拆迁,然后建。

国际贸易和新形式下中国贸易之路
摘要:随着生产力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形成,国际间的贸易往来频繁,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由无到有发展起来,贸易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更替,由国际贸易初期。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走信息管税之路
[摘 要]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未来的地税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地方税收稳定可持续性压力非常大,加强对地方小税种的征管刻不容缓,税收征管模式。

新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之路
摘 要: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小微企业受到自身规模小、管理基础薄弱等一系列先天因素的影响,生存能力较差。本文针对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关问题,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