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章论文范文写作 文章学视角下的先秦经典成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文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3

文章学视角下的先秦经典成书,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文章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文章论文参考文献:

文章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怎么发表文章写的文章怎么投稿新课程导学期刊

摘 要:以文章学的视角来考察先秦经典成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但相关问题颇为复杂,应对过往的理念与方法进行足够的反思与总结.历史上,一些学者曾从该角度考察《老子》成书年代,其中有诸多得失.在自觉原始作品与抄本、不同文体发展与特定文体演变、时代文风气候与特定文体文风转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先秦经典的虚词助词使用情况、韵文体与说论体的发展历程、韵文体文风的历史演变以及《老子》在相关方面的基本特征,可证其主体内容完成于春秋晚期.

关键词:文章学;老子;成书年代;文字;文体;文风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1-0107-06

先秦经典成书方式各有不同,取其大者而言,可分为“个人著述”“历史修编”两类.前者指一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品,后者指数代人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不断损益修编,从而确立作品主体内容.与成书方式相应,主体内容确立的年代各有差异.当然,从基本内容定型来说,大体上存在一个相对而言较确定的时间点.学界也总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明确经典的成书时间,从文章学视角进行考察也是热点之一,且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与总结.这在《老子》成书年代问题讨论方面也有一定体现.关于《老子》成书年代,分别有春秋末年说、战国早期说、战国中后期说等等.相对于春秋说而言,其他诸说皆为一类,可统称为晚出说.春秋说在战国时代,如庄子文章中皆为公论,传统上也为主流之见.但历史上因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不同解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变革的需要而产生过许多新看法.自唐代韩愈开始,已有相关议论.此后晚清民国时期的疑古派力主其晚出.在郭店三组楚简《老子》出土后,相关看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许多学者也曾从文章学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在总结其得失的基础上做进一步讨论.

一、经典用字的时代性

一部经典由具体行文构成,文字运用的发展规律是否可以考察其成书年代呢?该问题较复杂,总的来说可行,但需注意以下几点.在选取考察对象——经典文本时,应以原始文本或最接近原始面貌的文本为准,注意原始文本与传世文本的差异.原始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会随着时代的推进被不同时间地域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或出于主观意图或不自觉地加以修改.经典文本的文字会存在一种历时性的变化,可称为文本的与时俱进性.唐以前是抄本时代,尤为突出.宋以后,雕版印刷普及,版本内容趋于稳定,但以校雠等名义对局部文字进行变更也

是普遍现象.即当前研究者所能面对的文本已是经历过多个时代修订后的抄本、刻本,如果这些版本中的个别用字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能直接证明的是这个抄本、刻本的时代,要以此来说明原始文本的时代则还存在相当的距离.以此来说,是否意味着后世研究者就不能依据晚出的抄本、刻本所呈现的文法特征来考察原始文本的成书时代了呢?也不尽然.仅考察单个抄本或刻本的面貌,不足以说明该问题,但通过对成系列的不同时代的抄本、版本在文法演变轨迹方面的考察,可以为测定原始文本的成书年代提供一个参考值.且早出文本在历史传播中可以被人为渗入后世文字使用特征,但在排除主观作伪的前提下,晚出作品却不会有早期社会的文化痕迹.如果现存某部经典文本能体现出春秋晚期文字使用的特点,且在整个文本中较为普遍,足以证明该原始文本产生于当时.同时,在考察用字的时代特征时,为排除特殊因素对整个实验结论有效性的影响,不能局限于个别单字运用特点的考察,应增加更多的变量,将考察的文字增加到一定规模.

以此出发,试分析历史上用相关方法考察《老子》成书年代问题时的得失.民国时期,张寿林曾对先秦文献进行考察,认为存在一个通例——“于”“於”假借始于战国,进而以世德堂本、《老子古义》本为研究对象,认为《老子》有作为介词的“於”字近50处而无一“于”字,当作于战国.①叶青则批评之,“我所见到一个朋友把众人用的‘原来’、‘还原’写成‘元来’、‘还元’,将来的考证家必然要把他逐出时代之外吧”②.张寿林注意到了具体文字使用特点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时代性,对考察经典成书年代的具有现实意义.叶青则指出在文字运用方面存在普遍与特殊、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种种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在相关处即强调不能忽视特殊现象的存在.

张寿林以文法演变来考察经典文本的产生年代,基本思路并无问题,但未注意到他所选择的考察对象的特殊性.在《老子》文本方面,郭店楚简三组、马王堆帛书、严遵本、河上公本、想尔注本、王弼本等在虚词的用法上就不尽相同,甚至部分虚词的有无也有差异(最近出版有“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该简非正规考古所得,真伪有争议,本文暂不涉及).这些已充分体现出后世传播者根据自身主观意图或当时社会文化习惯对部分文字加以改造的通例.故在方法论上,不能以后世传本中的个别文字运用具有晚近特点就推论原始文本一定晚出.如在目前所见较完整的《老子》版本中,马王堆帛书《老子》系秦汉抄本,其他传世本《老子》皆为汉代以后抄本,它们在极个别虚词的运用上具有战国后特点是自然之事,最多也只能说明這些抄本晚出,而不能论证原始《老子》晚出.何况张寿林所举的两种《老子》版本分别是魏晋时代王弼的修订本及民国时期杨树达的校订本,能直接证明的只能是这些原始抄本以及印刷本为晚出之作.

依上文所言,如果要说明《老子》成书年代,不妨择取更多不同时代的版本,增加参考变量,从文字运用变化的轨迹来测定原始文本成书的时间段.且若在早期抄本中看到春秋晚期文字使用的特点,在整个文本中又较为普遍,也足以证明原始《老子》产生于当时.在现存文本中,帛书《老子》为秦汉抄本,但它们以抄写《老子》经文为目的,文字使用的整体情况与原始《老子》最为接近.郭店三组楚简《老子》为战国中期的不同性质的《老子》摘抄修编本(详情可参见笔者分析相关问题的几篇拙文③),河上公本为西汉末、东汉初的修订本,王弼本为魏晋时期以河上公本为基础的修订本.以相关《老子》文本为对照,以之、乎、者、也、故、是以、则、此、其、已、矣、安、焉等为考察对象,统计可知,各文本虚词、助词数存在差异具有一定复杂性,但总体上也有规律.五者中,帛书本《老子》虚词、助词数最多,简《老》丙组次之,简《老》甲组、乙组又次之,最后为河本、王本.且河本、王本相比,河本虚词、助词数较多者8章,较少者4章,其他皆相同,故河本虚词助词数总体较多.即五者相较,帛书本、简《老》丙组、简《老》甲乙组、河本、王本依次递减.除最接近原始本的帛书本外,以上各本时代次序依次为战国中期、东汉初、魏晋.先秦典籍存在一个整体现象:时代越晚,文章逻辑性越强,行文越紧凑精简,虚词助词的使用频率会逐渐减低.依此逆而言之,可知帛书本所代表的原始《老子》行文早于郭店三组楚简《老子》,且也应早于墨子、子思等人论著,为春秋晚期作品.

结论:关于对写作文章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文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旅游消费行为学视角下的国内探险旅游综述
笔者从旅游消费行为学视角对国内探险旅游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探险旅游者感知、需要、行为、偏好、满意度、审美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最后。

行为学视角下的石油环境污染
摘 要:石油作为我国经济腾飞的主要能源基础,而我国的石油资源现状是比较丰富的,由于存贮的原因,使我国石油开采量在世界总开采量的比重偏低,并且开采。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
摘要:在我国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的财务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内涵出发,结合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在。

基于经济政策学视角沿黄经济带
摘 要: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演进的实践表明,以经济带建设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以黄河流域为依托的沿黄经济带,是继长江经济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