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认同论文范文写作 中国老年人身份认同变化其影响因素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认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中国老年人身份认同变化其影响因素,这是一篇与认同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摘 要:本文采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10年间老年人身份认同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保障、参与和健康对身份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队列间身份认同具有显著差异,新一代老年人比10年前的一代认为自己是老年人的可能性低,这说明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进步,老年人身份认同会逐步年轻化.经济保障好、健康自评高和社会参与多的老年人身份认同更积极.最后,文章从个体、社区、媒体和政府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期望有助于形成更加积极的老年人身份和身份认同.

关键词:身份认同转变;老年人身份;积极老龄化视角;Logistic回归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1-0055-12

一、引言

不久前,媒体连续报道了几条关于年轻人与老年人争抢座位的新闻,一时间,“老年人是否应该在上班高峰期出行”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不少人认为老年人不应该在上班高峰期出行,主要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老年人身体不好,上班高峰期人多,出行坐公共交通容易出事故;二是既然老人可以晨练甚至爬山,为什么上车非得要让座.如果仔细分析这两种观点,可以发现:前一种观点暗含着老年人身体孱弱,属于弱势群体的传统观念;后一种观点实则指出了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确有提高,但仍然认为自己应该享受“特殊待遇”而缺乏积极身份认同.因此,这看似为公共资源分配中存在的代际冲突,实则是老年人身份认同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初现.

传统上,人们倾向于将“老化”看作不可避免的生理与心理的衰减与退化,因而对老年人身份内涵的界定比较消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得以延长,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都在逐步提高.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老年”的认识也应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是,在老年群体人口素质和经济保障逐步提高的同时,由于受到原有制度和文化的限制与阻碍,老年人正处于旧身份不断分裂、新身份还未形成的时期,因此,需要用更为积极的视角来帮助老年人构建新身份.

那么,老年人身份认同的现状到底如何?在过去10年中,其身份认同情况是否发生改变?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身份认同?为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将以积极老龄化为理论视角,采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10年间老年人身份认同的变化情况,然后以积极老龄化为分析框架,探讨保障、参与和健康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最后从老年人自身、社区、社会以及政府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期望有助于形成更加积极的老年人身份和身份认同.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同一性”均译自英文单词“identity”,心理学中常用的是“认同”、“同一性”,社会学和文化学中则常用“身份认同”.在“身份认同”的相关问题上,国内外均不乏研究,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身份认同”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这类研究侧重于对“身份认同”这一概念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的深度剖析,目的在于清晰地界定“身份认同”的概念,将其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总体来看,关于“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在理论研究上,学者们基本达成一个共识:身份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我(们)是谁”的回答,这个答案来源于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结构,既因为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群体共同性,又因为受个体因素影响而具有个体差异性.同时,由于社会具有变迁性,因而作为主客观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认同也是一个不断修正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第二类是针对特定群体的“身份认同”的实际研究,这类研究立足于具体的群体,侧重于研究某特定群体身份认同的现状和变化,目的在于探索这些特定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提供指导.在这类研究中,以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儿童、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相对较多.

不同身份的群体认同形成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划定群体边界,二是界定规则.相应的,老年人身份认同包含两方面:一是老年身份界定的边界,二是老年身份界定规则,即老年身份的内涵.珍妮特-罗巴克(Janet Roebuck)把历史上各种对“老年”的定义及变化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发现:老年的定义跟其他人生阶段不同,没有明确的生理基础能对老年和中年进行划分.为了“操作起来更方便”,绝大多数国家都以领取退休金年龄或者退休年龄作为老年期的起点.在我国,老年法和退休等相关政策规定均将60岁及以上的人界定为老年人.受此影响,我国绝大多数步入60岁的人都认为自己是老年人.此外,国外的研究发现年龄、健康、社会角色(如退休、丧偶)、性别和社会经济也是影响人们对“老年人”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杜鹏和伍小兰[20l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原始数据得到了与国外学者同样的结论.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已有研究通过横向数据的分析,在影响老年人身份认同的因素上达成了一定共识,年龄越大、健康越差、教育水平越低、经济收入越少的女性丧偶老人越可能认为自己是老年人,而这些往往是社会给老年群体贴上的消极标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年歧视(ageism)”.老年歧视这一概念最早由巴特勒(Butler)于1969年提出,他将老年歧视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联系起来,指“仅仅基于年龄而对年长的人抱有偏见和刻板印象,就像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是因为皮肤的颜色和性别而对某人抱有偏见”.

老年歧视会导致社会形成对老年群体消极的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社会成员*享”.换句话说,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不仅受到其他年龄群体的认同,也会影响老年人群体对自身的判断和评价,对老年人身份认同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C.H_库利在《人性和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的“镜中自我”理论更为清晰地解释了这一过程.该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通过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获得的.犹如人们照镜子,从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面“镜子”中发展出自我意识.根据这一原理,社会中广泛存在的老年歧视对老年人贴上了诸如“疾病”、“痴呆”、“无价值”、“怪脾气”、“不能自理”、“机能衰退”等标签,这些消极图景妨碍着老年人对自己身份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使老年人难以从社会这面“镜子”中获得积极的身份认同.

结论:关于认同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樊登《认同》读后感500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国城市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
【摘要】参考我国于2010年实施的城市公共教育服务质量调查结果,从个人层面变量和城市层面变量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应用HLM模型对影响公共教育服务。

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提高青少年体质,培养其全面素质能力方面作用显著。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及质量,受到。

中国零售业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
摘要:零售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终端产业,在一国经济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04年中国零售业结束WTO保护期并迎来全面开放,众多跨国零售巨头。

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于2002年正式开始自贸区的建设,并在2010年正式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贸区为中国东盟的贸易发展带来了很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