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道德教育论文范文写作 传统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实现路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道德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0

传统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实现路径,本论文可用于道德教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道德教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道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教育论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思想道德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 要: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在千百年的历史嬗变中一直被作为*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探析其基本内涵并进行历史梳理,发现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要和时代需要、行为规范、道德舆论、典型示范、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相结合.

关键词:孝文化;大学生;价值意蕴;思想道德教育

“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被作为*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受到人们的推崇.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又离不开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更离不开优秀传统孝文化的不断滋养.因此,深刻认识和探索“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嬗变,传统孝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意蕴,进而找到弘扬传统孝文化的有效路径,是一项关键之举、迫切之举、必行之举.

一、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历史钩沉

(一)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乃人伦之始,是中华文化和中华*的鲜明特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孝作了生动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释训》中云:“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孝道的重视,正如孙中山在《三 义·民族主义》中指出:“《孝经》所讲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的这么完全.”①可见,对孝道的重视程度,中国可谓世界之最.

什么是孝文化呢?肖群忠先生在《孝和中国文化》中讲到:“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和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②从狭义上说,孝文化主要指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尊敬和关爱;从广义上说,中华传统孝文化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专属于中国的文明形态.由此可知,孝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反映,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

(二)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

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顺事父及后母和弟,日以笃谨”,“能和以孝,烝烝治”.《尚书·尧典》也称:“(舜) 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可以发现,孝文化早在唐虞之时就已出现.

商周时期:明确提出孝的概念.据考究,“孝”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商代卜辞中,孝字上是“爻”,意为男女结合繁衍后代为孝.对于周代,侯外庐先生曾指出:“德和孝是周代统治阶级的道德纲领,‘德以对天’,‘孝以对祖’是周代的*特色.”③《尚书》中的“周书”部分有多篇文章提及孝,如《微子之命》篇有言: “旧有令闻,恪慎克孝”;《康诰》篇云:“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等.另外,周*始关注日常生活*,倡导“孝养”,如《尚书·酒诰》中“孝养厥父母”,就是对孝敬赡养自己父母的明确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孝文化的成熟.这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传统宗法基础上的孝道已经崩溃.在孔子看来,主要是因人们不再遵守西周宗法制下礼制规定的名位等级规范,而要恢复礼制,就必须重建孝道.这一时期关于“孝”的论述相当丰富,如《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既强调了孝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教人先教孝.《论语·为政》记载: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曰:“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这两个“问孝之答”强调了对父母之孝,不仅要能养,更要礼敬,要始终保持愉悦容颜,其实是并不容易的.《孝经·纪孝行章》载: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也指明既养且敬,既要满足父母物质需要,更要让父母精神愉快.同时,孔子还主张“从义不从父”的谏亲之孝.如《孝经·谏诤章》记载:“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另外,孔子也主张“移孝为忠”等孝道观.孔子倡导的孝道,经过其后孟子、荀子等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

汉唐时期:“以孝治天下”.汉朝400多年的漫长统治中,统治者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指导下,把“以孝治天下”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孝”为道德风尚的社会,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成为汉代统治的典型政治特征.不仅皇帝以身作则,重孝行孝,还采用行政手段,设专职官员,“察举孝廉”选拔官吏,褒奖行孝悌者,严惩“不孝罪”者,重视《孝经》等.其实,汉代对孝文化的重视,单从《孝经》的地位就可见一斑.《孝经》成书于汉初,集中论证了以孝治天下的原则.为了教化民众,《孝经》被列为学校的基本教材.汉平帝时则在地方的庠序设经师传授《孝经》,故东汉荀爽说: “汉制使天下诵《孝经》”(《后汉书·荀爽传》).

到魏晋隋唐时期,儒家思想相对削弱,孝文化也跟着有一定的弱化.但随着玄学的兴起,道教的推广,佛学的兴盛,中国文化出现了兼容并蓄、多元发展的特点.此时的孝文化是融合了儒释道的一些思想,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像唐玄宗两次注疏《孝经》,科考必修《孝经》,《唐律》重孝等.“孝”不仅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也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可见孝文化的价值所在.

宋元明清时期:重研究重教育重实践.在宋代,对孝道的学理研究及推行孝道教育是其显著的特点.当时,学术界兴起了一股“儒学革新”之风,一大批学者投身“复古”之伍,探究古礼、考证古史等.在此影响下,《古文孝经》在宋代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典型代表就是司马光进呈的《古文孝经》和朱熹所作的《孝经勘误》.宋朝人家颐在《教子语》强调:“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孝道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宋代孝道教育在民间的普及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但宋朝的孝文化也产生了一些糟粕,像“存天理,灭人欲”“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为不孝.”等思想所强调的“忠孝合一”和“愚忠”“愚孝”思想在宋朝得到了肯定和张扬,这也成为后世所诟病的历史渊源.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道德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小学生道德教育 例子方面论文范文。

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作者认为在文化、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倾向。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出现偏差,有的甚至开始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却将中华秀传统文化置之脑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
摘 要: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发后,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论述,并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其价值实现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与交。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