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动态平衡论文范文写作 国家和社会的动态平衡: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动态平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7

国家和社会的动态平衡: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这是一篇与动态平衡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动态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动态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国家论文网国家人文地理杂志国家一级刊物关于国家安全的论文

摘 要:国家与社会的动态平衡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平衡的复杂关系,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审慎权衡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新时期,我们要始终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国情实际,努力使国家与社会之间达成协调有序、良性互动的理想关系状态.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动态平衡;国家治理;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9-0014-04

国家与社会之间按照不同方式进行组合,构成了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模式与演进流变.①这些模式虽各有特点,但其共同之处就是都致力于通过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博弈与调适,来调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形成国家与社会和谐共荣、良好合作的状态.回顾历史,近代以来我国国家治理演进的历程表明,正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整,使国家和社会在博弈中达成一种相互支持的动态平衡关系,既形成了我国现代国家治理的演进之路,又凸显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民族特色.基于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把握和分析,笔者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动态平衡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近代以来我国国家治理演进规律的共性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条重要规律.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动态平衡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问题的重要视角.国家与社会是国家治理模式中的两大主体,具有不同的生成逻辑和运行机制,二者以什么样的关系实现组合,将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的成效和得失.

国家和社会是“两个既相互对立,又密不可分的实体”.[1]回顾人类文明史,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一对孪生兄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存至今.回首现代国家成长与建设进程,可以发现这是一段市民社会型塑公民国家、公民国家规范市民社会的历史,[2]也是一段国家与社会相弈从而形成在强国家与强社会之间不断摇摆的“钟摆”历史.对这一历史进程——核心是对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的主张:以社会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国家治理理论和以国家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国家治理理论.前者实质上体现的是对市民社会的绝对信任,从而使“大量权威高度分布于社会,但权威的运行却可能是碎片化的”.[3]30后者体现的是对国家理性的充分肯定,认为在社会形成过程中,国家扮演着中心的角色,“既塑造了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也包含了一种构建社会网络的联系机制”.[4]然而,国家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并非是这种一元思维模式可以解释清楚的.有学者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坚持绝对的国家中心(集权)或者绝对的社会中心(分权),往往都发生在治理不好的地方.②由此产生一种尝试把国家和社会结合起来进行认识和把握的观点,主张国家理论就是“关于社会以及权力在该社会中的分配的理论”.[5]从这三个维度衍生并形成了关于国家与社会的思想流变,形成了各种学说、观点、主张.然而,究竟如何在历史进程中协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作出新的回答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治理同国家一样是历史的产物,其治理的内在结构必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同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总趋势具有一致性.从根本上说,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不同的社会会衍生出不同的国家;同时国家又反作用于社会.在这一大的理论框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回答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其变迁走向,对现代国家的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描述能力和阐释价值,为研究国家治理演进与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国家消亡的过程就是国家还政于民、回归社会的过程.在国家消亡之前,国家与社会之间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其理想的状态是国家与社会在寻求平衡中实现对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共同治理.这成为观察和分析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现代社会的培育与现代国家的成长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构成现代国家治理的现实逻辑.国家具有整合社会治理的“内聚力”,需要顺应社会规律小心翼翼地介入社会,以使社会良性发展,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对各类公共产品的需求;国家虽然作为独立行动者具有自主性,但它也需要社会资本、自主性和参与的有机结合,才能成为国家治理的良好基础.[6]与此同时,在现阶段,唯有国家才能“集聚合法的权力并运用于特定目标”;实现善治“毫无选择地只能回身去寻找主权民族国家”.[7]115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国家治理的规律性问题,就会得出这个结论:在人类社会演进中,“国家”最终必然要走向消亡.这是国家还政于民的过程,也是国家回归社会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何以可能的重大课题.事实上,“真正健全的并不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国家的控制,而是整个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都来管理国家.但这同时意味着国家的消亡”.[8]换言之,最高意义上的国家治理,同时意味着国家治理的消亡,人类将开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团结的共同体生活.③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找到的通向理想社会的途径:通过无产阶级来保障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体化推进,并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基础上最终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从而克服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分离,并且使两者达到高度的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追求的最高目标及最终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所作出的国家消亡的理论判断和历史性预言,内含着从统治向治理转向的政治要求.由此足见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极其惊人的前瞻性和革命性.[9]

二、实现国家与社会动态平衡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高难度的重大课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既需要国家通过权威治理来实现对社会的整合,又必须通過走化的道路来进行治理.这其实是一对矛盾,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演进的历史过程印证了解决这对矛盾的复杂性,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平衡的复杂性,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审慎权衡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从根本上说,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动态平衡,是近代以来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建构与推进的重要遵循.其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而发展出一种国家与社会呈现良性互动状态的新型治理模式.[10]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动态平衡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动态平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协商制度化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举
摘 要:协商民主制度化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了全方位的支撑,协商民主制度化为人民当家做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审计理论和法治精神、国家治理之
摘要:审计是国家进行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 本文从审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展开,探讨并提炼了法治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分析了审计思想与法治精神的内在联系。

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作用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家治理工作繁多,难度较大,为提高治理水平,保证治理质量,需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家审计的三。

基于国家治理模式下探究政府审计目标和对象
摘要:政府审计目标主要有责任论、权力制约论以及监督论等。其中,政府审计的对象更是多种多样。如果运用系统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可将政府审计的目标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