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儿歌论文范文写作 重庆方言儿歌语言特色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儿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9

重庆方言儿歌语言特色,本论文可用于儿歌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儿歌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儿歌论文参考文献:

儿歌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文学论文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语言论文语言教学和杂志

【摘 要】方言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地域特色风味的简短诗歌.重庆方言儿歌作为民间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其内容平白晓畅、戏谑幽默,语言生活化,口语化又不失韵律,且善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做到表达形象生动.本文以重庆方言儿歌的语言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方面的特点,并概括了重庆方言儿歌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形象性;特殊性;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H179 【文献标识码】A

“歌谣是一种方言文学.歌谣里所用的词语,多少是带有地域性的,倘使研究歌谣而忽略了方言,歌谣中的情趣、音调,甚至有一部分的损失,所以,研究方言可以说是研究歌谣的第一步基础功夫.” 重庆方言独特的气质性特征在其方言儿歌中烙下了鲜明的印记,使做到重庆方言儿歌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重庆方言儿歌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一定的句式、语法等特殊的形式,使文学作品能够反映生活的真实性.重庆方言儿歌内容丰富,凝聚着重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无穷的活力.

(一)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笔者对收集的将近500首儿歌进行分析,发现儿歌中修辞手法十分多样,比喻、排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十分普遍.

如儿歌《榆钱》中出现“榆树钱儿,榆树钱儿,圆又圆,多像一串大铜钱”一句,把“榆钱”比作“铜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又如儿歌《我给小姐打扇》“我給小姐打扇,小姐说我能干,我给小姐搬家,搬到茅屎(厕所)卡卡(角落),茅屎卡卡有条蛇,黑(吓)做到小姐惊爪爪.”这首儿歌里反复出现了“我给小姐等”的句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二)句式多样

从《诗经》的四言,到《古诗十九首》的五言,再到七言,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创作句式的多样性由来已久.重庆方言儿歌也契合了这一传统,呈现出句式多样性的特点,如五言儿歌《嫁歌》“大红梳子二红铁,我请哥哥当贵客.大红梳子二红青,我请哥哥来送亲.”还有的三言《推磨》、五言《嫁歌》、杂言儿歌,重庆方言儿歌多样的句式,表明儿歌与中国传统的古诗词有很深的渊源.

(三)善用叠词、拟声词

方言儿歌的对象主要是低龄儿童,他们正处于身体成长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语言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的语言多用叠词表达自己的想法,重庆方言儿歌正体现了儿童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

最经典的儿歌《过年》“排排坐,吃果果,果果香,接嬢嬢,果果甜.”过新年”中,出现了“排排”“果果”“嬢嬢”等词语,体现出一种循循善诱的意境.

(四)韵律和谐,节奏鲜明

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会在句子的末尾处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使做到儿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儿歌“黄丝黄丝蚂蚂,请你的尕公尕婆来吃嘎嘎(肉),坐的坐的桥桥,骑马的骑马马”中“蚂、嘎、马”都押[a ]的韵.方言儿歌押韵,使做到儿歌回环往复,层层叠叠,形成节奏之美,韵律之美,为儿歌增添了乐趣.

二、重庆民间儿歌中方言的特殊性

重庆方言儿歌是以方言为载体的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属于地方文学样式.重庆地区的独特文化在其方言儿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一定的体现.

(一)重庆方言儿歌的语音特色

1.声母中的平舌音、翘舌音不分,即重庆方言只有[z]、[c]、[s],没有[zh]、[ch]、[sh]. 如水[shui]读为[sui],吃[chi]读为[ci],摘[zhai]读为[zai ].

鼻音、边音不分,并且多把鼻音发为边音,比如牛[niu]读为[liu],男人[nan ren]读为[lan ren].

除此之外,重庆方言不能区分声母h与f,大部分把f读为h,如饭[fan]读为[huan],飞[fei]读为[hui].如儿歌《粽子》“生在青山一二坨,背个背篓来接我,接我回去吃饱饭[huan],一个索索儿(线)套到我”中的饭[fan]在儿歌中就被读为了[huan].

2.重庆方言在韵母中的前后鼻音不分,经常把[ang]读为[an],[ing]读为[in].儿歌《叹郎歌》中有句“三月叹郎是清(亲)明,情哥哥说话是真情.”中把[qing]发为[qin].

3.在调值上,重庆话声调与普通话声调不同之处,主要是四种声调的调值与普通话的调值不同,即“同调不同值”,如鸭[55]读为[44],牙[35]读为[21],雅[214]读为[42],亚[51]读为[214].从上可以看出重庆方言的阳平、上声、去声调值的升降正好与普通话相反,重庆方言无轻声,字字重音.

(二)重庆方言儿歌的词汇特色

重庆方言词汇具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很能体现地域特色.

1.土词俚语

重庆人民在交际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创造出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方言词语.

如儿歌《吃粑粑》“打粑粑,诓娃娃,娃娃不吃酸粑粑”中“粑粑[44]”一词泛指饼类食物,如糯米粑粑等.又如如“丁丁猫”是指蜻蜓,“卡卡角角”意思是角落,“惊爪爪”是指很吃惊,“幺妹”既是指家中最小的妹妹,带着一种亲昵,又是对小姑娘的称呼.以上只是重庆方言的冰山一角,更多有趣的词汇还需在儿歌中发掘.

2.倒装词

与普通话的构词顺序相比,重庆方言儿歌中存在一定的倒装词.如“鸡公叫鸭公叫,各人找到各人要”中“鸡公”“鸭公”普通话为“公鸡”“公鸭”.

3.叠词

重庆方言多喜欢用叠词来表达生活的见闻和感情,重叠式多见于名词、形容词.如《摘瓜》“金瓜瓜,银瓜瓜,田头瓜棚摘瓜瓜.瓜瓜打倒小娃娃,娃娃痛做到喊妈妈,包包散包包散,回去不让妈妈看”中连续出现ABB式和AAB式叠词 .儿歌中大量叠词的出现,使做到儿歌趣味盎然,更贴近乡土生活,反映劳动人民的心理.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儿歌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儿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陈可辛电影亲爱的视听语言特色
摘要:本文用细腻的笔法分析了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电影及其艺术性。电影将影视层面和美学层面进行综合,在运动着的画面、声音,以及完成画面、声音组合。

新北方栏目新闻语言特色分析
【摘 要】电视新闻节目从来都是电视节目的主体和龙头,是传媒永久的生命线。在当前电视新闻语言风格多样化的背景下,新闻语言选择的好坏也会影响传播效果。

王朔作品语言特色
摘 要:王朔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文坛一直备受争议。调侃式幽默一直以来都是王朔文学作品创作中语言使用的特征,这一语言形式的运用赋。

英语广告语言特色翻译技巧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广告已成为当今市场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甚至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角角落落。广告英语作为广告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