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言文论文范文写作 探寻写作意图入手教学文言文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文言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3

探寻写作意图入手教学文言文,这是一篇与文言文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文言文论文参考文献:

文言文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和杂志社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绘本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文言文教学当以“文”“言”结合为正途,即在“言”的穿行中理解“文”,在“文”的体悟中学习“言”,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然而,实际教学远不是如此.一般来说,日常教学常以“言”为主,极少涉及“文”;而大量的公开课、示范课,却又以“文”为主,虽也涉及“言”,但相比日常教学只能算是蜻蜓点水.人们之所以常常困惑、摇摆于“文”“言”之间,其根本原因是中考主要考查“言”,极少涉及“文”,所以日常教学中“文”常常被抛弃,或处于次要的“点缀”地位,而以“言”为主.而另一方面,公开课、示范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蜕变”为一种文本解读能力的展示,一种教学艺术的展示.如果仅仅教“言”,最多在教学方法上作点变化,难以展现教者的“教学能力”,因此,在公开教学中“言”常被抛弃,而以“文”为主.一句话,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困惑和摇摆,在很大程度上是功利使然.

如何才能把“文”“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笔者以为,不妨从“写作意图”的探寻入手,把“言”和“文”结合起来教学文言文.

众所周知,任何写作都是有写作意图的,而要达成写作意图,必然要有目的、有指向地选择写作材料并进行具体的言语表达.其中,写作材料以及具体的言语表达,自然是“言”,这是毫无疑义的.

而“文”一般是指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常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①“文言”本身的文化属性;②文言和文言文所体现的传统思维方式;③文言文记载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文化内容;④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和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1]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文化内涵”一般以第四个层面的“言志载道”为主要诉求.

我们知道,文言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我言说,其“所言志所载道”,都无可避免地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言志载道”常常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体现,必然带有特定的时代烙印和作者的个性化的生命印迹.因此,“写作意图”不但能体现“文”,而且也是“文”的本质呈现.

至此,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写作意图”的终极追寻是“言志载道”,即“文”,而要达成这样的“写作意图”,则必须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以及具体的言语表达,即“言”.因此,从探寻“写作意图”的角度入手,把“言”和“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可以说得通的,也是可行的.

事实上,在实际教学中,这样设计文言文教学也确有颇多收益.首先,因为有写作意图的探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文言文教学不但不再枯燥,而且充满了探究的乐趣.其次,因为有一条明晰的教学“线索”,所以文言文教学很容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再似单纯的“言”的教学那样显得很是零散.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在写作意图的探寻过程中,文言文教学既有语言文字教学的扎实性,也具有和文言文本身相匹配的文学性、文化性.总之,从写作意图的探寻入手,把“言”和“文”结合起来教学文言文,不但是可行的,也是很有价值的.

例如,《岳阳楼记》一文,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景抒情文.从写作意图上讲,作者写作本文主要不在于“记事”,也不在于“写景抒情”,而于劝勉、讽谏,在于表达作者追寻“悲心宏愿”的最高境界和志在致君尧舜的宏伟志向.所以,教学本文,不妨从“劝勉”“讽谏”“致君”三个层面,逐层深入地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在探寻写作意图的过程中,通过诵读、解释、翻译,把“言”“文”结合起来,深入理解文本,感悟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情怀和“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

一、“文”“言”结合:在文体突破的写作意图探寻中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写作意图,会选择不同的文体、主题、材料、语言、结构等来表达.例如,《岳阳楼记》一文,便可以从文体的角度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言”“文”结合中,进行文言文教学.

众所周知,“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岳阳楼记》是篇“记”,按照常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记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情.然而,根据史料记载,作者范仲淹并没有去过岳阳,更没有登过岳阳楼,作者也仅仅知道滕子京重修了岳阳楼这件事情本身,至于是怎么修的,修的过程,以及修建后成了什么样子,作者一无所知.而滕子京也只不过寄上了一幅描绘洞庭风景的山水画《洞庭秋晚图》给他,这让他如何作“记”呢?因此,作者要写作岳阳楼“记”,就必须突破文体另辟蹊径,不然,是无法写作本文的.可是,该如何突破呢?仅仅从文体形式本身进行突破吗?如此突破的写作意图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事实上,引领学生从“写作体式”到“写作内容”两个层面,探讨本文突破“文体”的过程,便是探寻到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便是“文”“言”结合的教和学过程.

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环节一:巧设角度

师: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这么多的关于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名言佳句,他们或描写美景,或抒发内心情感.范仲淹是怎么评价前人的诗文的?(前人之述备矣)“备”是什么意思?翻译“前人之述备矣”这句话.(生略)

师:既然“前人之述备矣”,且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时,又把这些“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岳阳楼上.现在范仲淹作“记”,如果还是如前人一般描写自然景色、抒写个人情感的话,那不是明摆着要跟唐贤今人比个高低吗?(生补充:更何况作者还没有去过岳阳,没有登过岳阳楼,对于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完全没有情感体验)因此,作者写作本文时,不能因循前人之路,或简单描写,或抒写个人情怀,必须巧设角度.

环节二:“异”中劝勉

师:“据《岳州府志》记载,嘱托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滕子京因被人诬告挪用公款正贬官岳州.当时的滕子京悲愤愁苦,牢骚满腹,打算岳阳楼竣工之后,凭栏痛哭以泄其愤”.[2](屏显)如果你是范仲淹,你该如何巧设角度,写作本文呢?你是从哪几句话看出来的?为什么?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文言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文言文学习软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春天出发,探寻写作教学核心素养
春天,在中山这座城市来得特别早!满城的木棉花高擎着一朵朵红色的火炬点亮了追寻者的道路。2017年4月,一群热爱着作文教学的语文人追随着“三新”作。

探寻几何直观的教学价值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或者分析问题。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的应用范围很广,探寻几何直观的教学价值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立足儿童视域重构文本探寻生长的阅读教学
【摘 要】 在《山和海的书信》一课中,笔者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成长需要考虑,打开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重构文本,整合创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

诗歌素描写作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
诗歌素描写作,是以诗歌为载体,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运用联想与想象,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