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沧海意象论文范文写作 新解李白作品中沧海意象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沧海意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新解李白作品中沧海意象,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沧海意象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沧海意象论文参考文献:

沧海意象论文参考文献 摄影作品投稿文学作品投稿网站作品投稿挑战杯学术论文作品

摘 要:“沧海”一词内涵深刻包蕴丰厚,李白作品中的“沧海”意象和道教传说中的“沧海岛”息息相关.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歌感情基调积极豪迈热烈明快,既表达了诗人待时而动、锐意进取的豪情壮志,又流露出了诗人功成名就、泛游沧海、求仙修道双重的完美的人生目标.

关键词:李白作品 “沧海”意象 道教文化

“沧海”一词,现代人一般认为泛指“东海”或“大海”.通过对该词进行细心的排比、考释,可以发现“沧海”除了意指“东海”或“大海”外还意指“沧海岛”,和道教中神话传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沧海”意指“沧海岛”

在古代相关的文献记载中,“沧海岛”为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们所居住的仙山宝岛.傅寅《禹贡说断》称:“唐孔氏曰:‘岛是海中之山,九章算术所云,海岛绝邈不可践量是也.’”{1}旧题东方朔《海内十洲记》中亦有类似记载,文曰:“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仙人称之沧海也.”{2}文中通过生发想象生动塑造了一个颇为奇幻的理想仙境,恰如海岛般可望而不可即.该传说为后世文人津津乐道,如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称:“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海四面绕岛,各五千里.”{3}宋人潘自牧《记纂渊海》云:“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五千里,水皆沧色,仙人称之沧海者也.”{4}至中古以降,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顾起元《说略》、彭大翼《山堂肆考》、王世贞《州四部稿》,均有和此相似的陈述.

对于《海内十洲志》及里面所记载的“沧海岛”一事,四库馆臣认为,此乃“道家夸大之语,大抵恍惚支离不可究诘等然自隋志已著于录,李善注张衡《南郊赋》、宋玉《风赋》、鲍照《舞鹤赋》、张衡《思元赋》、曹植《洛神赋》、郭璞《游仙诗》(第一首第七首)、江淹《拟郭璞游仙诗》、夏侯元《东方朔书赞》、陆《新刻漏铭》并引其文为证,足见其词条丰蔚有助文章”{5}.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认为《十洲记》“特浅薄等等则但为方士窃虑失志,借以震眩流俗,且自解嘲之作而已”{6}.虽然这些观点均将《海内十洲记》之“沧海岛”事典理解为道人方士所编造的不实之言,不过对于“沧海岛”的向往和信仰还是相当深入人心.

二、李白作品中的“沧海”意蕴索解

诗人李白,身揭日月、心飞蓬莱,和缁流侠士、道士“女冠”们有着广泛的交往.走访名山、寻幽览胜、求仙访道、符炼丹,伴随了诗人的一生.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文中自称:“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7} 李白对道教中人所鼓吹的洞天福地、神仙奇人、珍禽异兽深信不疑,并希图自己能够“餐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8}.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白诗文作品中的“沧海”和道教思想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亦即其往往意涉海外仙山宝岛——“沧海岛”.譬如其《怀仙歌》诗云:“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等”{9}清代人王琦在注解该诗 “沧海”一词时,即引用了《海内十洲记》中“沧海岛”的事典,将其视作方士所云海外仙山.关于东海之中存在着三座仙山、宝岛,其传说由来已久.司马迁《史记》称:“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等”{10} 李白的诗歌中语涉海外仙山、仙岛的作品很多,他往往对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强烈的迷狂之情.比如“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赠瑕丘王少府》);“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意在倾慕和追寻苍茫大海中的奇幻仙岛,和其慕道求仙的浪漫情怀颇相契合.

此外,李白诗歌中经常出现“蓬壶”一词,“蓬”“壶”二词连用,意指古代神话传说中“蓬莱”和“方丈”两座仙山——“蓬”指“蓬莱”、“壶”指“方壶”即“方丈”.如李白诗歌:“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古有所思》);“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又,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二)诗云:“等灭虏不言功,飘然陟蓬(一作方)壶.惟有安期舄,留之沧海隅.”清人王琦在注解该诗时,将“蓬(方)壶”注解为:“方壶,方丈;蓬壶,蓬莱也.”{11}

李白不仅对神话传说中的“沧海岛”深信不疑,而且对这些仙山、仙岛上存活着长生不老的仙人也深信不疑.在诗歌中,他经常提到沧海仙岛中的神奇仙人“安期生”.如“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对酒》);“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游泰山六首》其五)等.“安其生”即为蓬莱仙岛中的非凡仙人,关于安期生的神话传说,司马迁《史记》云:“少君言上曰等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12}

综合来看,李白诗歌作品中所出现的“沧海”意象,颇和道教中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沧海”之用,或源于其羽化生仙、登临仙境的情结,也是其仰天浩歌、出世高蹈心态的一种反映.

三、新解李白诗句“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诗歌《行路难》(其一)的结句.对于该诗句的注释考索,古已有之.如,明人朱谏认为:“世路难行如此,惟当乘长风,挂云帆以济沧海,将悠然而远去,永和世违,不蹈难行之路,庶几无行路之忧矣.”{13}在这里,朱谏将“直挂云帆济沧海”理解为,李白在现实中遭受了挫折,顿生泛游沧海、消极避世之意念.对于“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当代学人也不乏寻幽探微、另辟蹊径者,他们力图从全新的角度对此问题做一深入阐发.比如,陈之展、周维扬《“直挂云帆济沧海”试解》一文,从李白三首《行路难》的整体情感意脉着眼,认为将“直挂云帆济沧海”解为归隐云游,则前后三首诗的意蕴更为一致、贴切自然;徐伯鸿《功成身退戏沧州——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新解》一文认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其实是他的人生理想——功成身退的完整表达.李善奎《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新解》认为,“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我要选择一条能达于理想之路,在实现理想之后,我将待风扬帆,远遁归隐,去寻求最终的精神自由”;吴泓、周格丽《“直挂云帆济沧海”句别解》指出诗人在《行路难》结句高唱出《十洲记》中的“沧海”仙岛,自然不应理解为“实现远大理想”“继续追求光明”“寄托诗人的希望”,而是诗人被逐出长安,理想破灭,充满了悲观失望之后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和宽慰,反映了诗人摒弃尘世,超脱现实的高蹈忘机的出世思想;裴雯在《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解》中,将诗歌的前后两句放在一起分析,认为作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后功成身退,“乘风破浪远济沧海,去和神仙打交道”;尚弘、聚箴《谈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句》认为李白的弃世远遁,直济沧海,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其理想无法实现而对社会表示的极度 .不和统治阶级合作,不和封建官吏同流合污,并和之彻底决裂,正是诗人最深邃的思想的流露,是诗人人格的最伟大之处.

结论:适合沧海意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意象意境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深读文本出新解经典作品活水源
教学古典诗歌,选择好的教点至关重要。只有立足于文本的新意与深度,再与学情相联系,力图学古人而又不囿于古人,才能将古诗教活,教出高度与广度。经典作。

李白山水诗意象表现
摘 要:山水诗中的意象表现,是一种颇为抽象的表现手法,但它对山水诗内在意韵的表达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诗仙李白山水诗中的意象表现,侧重于技巧和意。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水思想和水意象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更展现出古代人的智慧与高尚的节操。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很多都能够体。

李白诗歌中水意象诗句SFG物性新模式分析
摘 要: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李白一千余首诗歌中“水”的意象频繁出现。据统计“水”字共出现四百七十六次,其中并不包括与“水”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