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报童论文范文写作 基于心理账户和后悔理论报童问题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报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3

基于心理账户和后悔理论报童问题,本文是一篇关于报童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报童论文参考文献:

报童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杂志大学心理论文军事理论论文2000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摘 要:考虑到零售商存货后悔和缺货后悔的心理效用,文章将心理账户理论和后悔理论纳入报童模型,建立了报童的随机后悔效用函数,证明了期望后悔效用函数的凹性,以及最优购量满足的最优性条件.同时解析地进行了存货后悔和缺货后悔决策权重系数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发现:其最优*量随存货后悔权重系数增加而减少,随缺货后悔权重系数增加而增加.最后,数值验证了存货后悔和缺货后悔对最优*量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账户理论;后悔理论;后悔厌恶;期望后悔效用;报童问题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报童模型是随机库存理论的基本模型之一.由于其简洁的形式,报童模型已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如产能规划、收益管理、保险、时装、供应链契约设计等.经典报童模型假设零售商是风险中性的,在权衡存货和缺货基础上,选择使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的最优*量.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零售商的*决策和期望利润最大化*量并不一致.例如,Kahn(1992)[1]发现,Chrysler比竞争对手如GM和Ford保有更大的库存量,这种行为体现了对缺货的厌恶.Fisher等(1996)[2]发现时装制造商总是比风险中性决策者的*量低,这种行为体现了对浪费的厌恶.随后,众多学者考虑零售商的风险态度,建立了最大期望效用的报童模型.然而,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发现:报童*量偏离期望效用最大的*量.例如,Schweitzer等(2000)[3]实验研究发现:在不确定性情形下,报童的*量总是偏离期望效用理论下的报童最优*量.

产生*量偏离最大期望效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零售商具有决策偏好.Thaler(1980)[4]首次提出了后悔厌恶的概念,并用Kahneman等(1979)[5]在前景理论中提出的参照依赖解释了后悔厌恶行为.随后,Loomes等(1982)[6]和Bell(1982)[7]研究了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放弃了期望效用理论的独立性假设,分别独立提出了不确定情形下的后悔理论.遗憾的是,该理论只适用于决策者面临两种选择的情况.但在许多情况下决策者更在两个以上的选择中做决策.接下来,Quiggin(1994)[8]在Loomes和Bell的研究基础上,将后悔理论拓展到一般选择集下,使该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有限备选方案决策问题,而且可以应用于无限备选方案的选择情形.

在此之后,部分学者将后悔厌恶应用到资本市场及报童问题的研究中.Michael等(2003)[9]将后悔理论应用到保险研究中,实验构造了后悔期望效用函数,研究发现个体的保险购买决策行为和后悔理论一致,而且发现后悔理论可以解释保险市场偏好低免赔保险的现象;Dodonova(2003)[10]将后悔理论应用到资产定价问题中,建立了后悔厌恶模型,该模型很好地预测了资产市场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过度反应现象,并能解释股票收益率过度波动的现象.Alexander等(2006)[11]研究了后悔厌恶对养老保险金的影响,发现后悔的预期负效用对投资组合选择有重要影响,和风险规避投资者相比,后悔厌恶投资者在股票溢价较低持有更多股票,在股票溢价较高时,持有更少股票.Perakis等(2008)[12]将后悔理论应用到不完全信息的报童模型中,发现最小最大后悔目标能权衡存货和缺货,并推导出了最小化报童最大后悔值的*量;徐绪松等(2008)[13]研究了基于后悔厌恶的投资组合问题,并发现后悔厌恶投资组合模型的组合前沿存在两基金分离现象;张顺明等(2009)[14]将后悔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进行了对比,指出后悔理论比前景理论更简单,并能解释期望效用理论的悖论;李立等(2010)[15]将后悔情绪纳入报童决策模型,建立了考虑后悔情绪的报童决策模型;翁鸣(2012)[16]基于后悔理论,通过构造后悔厌恶效用函数,研究了后悔厌恶的报童投资组合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Perakis[12]、徐绪松[13]、李立[15]、翁鸣(2012)[16]等研究并未综合考虑决策者对:(1)后悔值(即实际结果和最优结果的差值)评价的非线性特性;(2)不同决策行为导致的相同后悔值的评价权重不同.鉴于此,本文拟将心理账户和后悔理论纳入报童问题中,针对零售商的后悔厌恶行为,建立基于期望后悔效用函数的零售商*策略,并分析存货和缺货后悔厌恶程度对其行为的影响.

1 数学模型

本文研究具有后悔厌恶行为的零售商从制造商处*某种易逝品,然后将该产品销往需求市场,以使自身期望后悔效用最大的*策略.设w为零售商的单位产品*费,p为需求市场的单位产品零售价格,v为未售出产品的残值,s为单位产品的缺货成本.根据无套利原则,显然p>w>v>0.假设市场需求为0,D区间上的随机需求x,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累积分布函数为Fx.假设q为零售商的产品*量.

基于上述费用结构,零售商的随机利润为:

3 结 论

本文研究了具有后悔厌恶行为零售商的报童*策略选择问题.通过引入存货后悔和缺货后悔的心理效用因素,建立了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和后悔理论的报童模型,分析了存货后悔和缺货后悔心理因素的变化对零售商*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最优*量随其存货后悔权重系数增加而减少,随缺货后悔权重系数增加而增加.最后,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 Kahn JA. Why Is Production More Volatile Than Sales? Theory and Evidence on The Stockout-avoidance Motive for Inventory Holding[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107:481-510.

[2] Fisher M A, Raman A A. Reducing the cost of demand uncertainty through accurate response to early sales[J]. Operations Research, 1996,44:87-99.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报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报童问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个体心理账户中认知机制
摘 要:无论是个体、家庭还是集团、公司,都存在着一个或多个明确或者潜在的账户体系,这些账户体系往往会遵循一些有悖于经济学运算规律的潜在心理运算规。

薪酬心理账户应用
摘要:心理账户在西方有萨勒教授在1980年首次提出并展开研究。而国内从20世纪才引入这个概念,而后应用于金融及消费领域。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关于。

基于心理账户非理性行为
摘 要:金钱本身是没有标签的,而人们潜意识里却将金钱贴上不同的标签并放到各个心理账户中,心理账户的存在导致一系列非理性行为,这主要源于心理账户的。

大学生收入心理账户结构分析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阅卷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大学生心理账户为研究点,研究大学生收入心理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