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日两国论文范文写作 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差异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中日两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差异,此文是一篇中日两国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日两国论文参考文献:

中日两国论文参考文献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摘 要]在洋務运动和明治维新后,中国和日本分别踏上了现代化的征程.比较而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漫长而艰辛,日本却在这条路上相对平稳顺利.寻求中日文化相互间认同的同时,探讨中日现代化路途上深层的文化差异问题,成为中日学界的重要课题.探究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在全球化发展与文化冲突相伴而生、世界各国寻求“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语境下,对中日文化冲突的现象进行考察,而且需要对中日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选择的顺序、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彼此间现代化过程和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寻中日文化认同所需的要素、理念和理性态度,以期为中日两国客观、理性地认知彼此的文化传统、缓解文化冲突、建构文化认同以及我国未来现代化之路的文化选择方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化;文化;文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1-0078-05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局势,甚至一些人对于中日关系还存在一定的臆断和偏见.然而,中日两国的文化在方方面面的传播交流中互相影响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为亚洲国家,地理位置相邻,本身文化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但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典型的亚洲国家为何在现代化过程中选择的文化方向不同?在文化选择之后两国现代化道路为何不同?由此,比较中日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选择差异,探讨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发展的前景,对分析中国文化今后的发展道路意义深远.

一、中日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选择顺序的差异

中日文化在现代化以前是极为相似的.中国和日本从古至今都是有着一衣带水的微妙关系的邻邦,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史也是源远流长的.秦汉时期中国稻作文化东传日本,唐朝5世纪初中国儒文化通过《论语》传入日本,南宋初期中国茶道文化大规模传入日本等可以说无论物质文化方面还是精神文化方面甚至两国初期闭关锁国的封建政治制度都是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中国和日本在现代化之前拥有相似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主流思想文化,甚至两国同样是在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后才开始觉醒: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和日本都认识到“落后挨打”的事实,于是两个国家都开始奋起反抗,迈开现代化的步伐.

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有识之士开始倡导向西方学习,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再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都是人们向西方学习的有力证明.然而无论是以上何种改革或革命都受到了重重阻碍,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或是不能全面积极的吸收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理念,都是不果断并且不完整的改革.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从物质改革到制度革命再到精神革新的一条同日本乃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之路背道而驰的道路.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强调:“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改变.” [1]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是心灵、政治制度、器物经济.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表面上看是捷径,但最后是走不通的.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受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后,没有沦为殖民或半殖民地国家.人们认识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开始明治维新运动,“和魂洋才”从根本上弃旧图新,自上而下地进行彻底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大力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并且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提倡欧洲化社会生活.虽然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仍保留了稍许的封建残余,但是它已然完成了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最初目标.日本在百年维新之后成为当时世界排名第三的经济大国,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同其他大国有竞争力的东方国家.

近代中国将改变的顺序颠倒了,没有认识到革新思想观念的重要性,一味地学习浮于表面的技术器物等内容,而日本则是基本按照福泽谕吉所说的路线进行改革的,所以日本迅速步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艰难漫长.思想观念的差异造成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程度不同.现代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进步,它同精神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后者甚至可以推动前者的发展.精神文化在国家的管理和经营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分别是中国和日本面对19世纪西方列强侵略时采取的反抗与自我调节手段,二者看似趋同,结果却是一败一成.

二、中日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选择内容的差异

中国和日本是有着类似文化的亚洲邻国,而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文化转型、文化选择的观点和立场是不尽相同的,内容上更是不同的,这也恰是致使后来中日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选择的内容

战争之前,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意思就是孔子在当时虽是普通人,但他的思想学说已经传承了几个世代,学习六艺的无论是皇帝或是平民,都把他的思想作为道德评判的标准,可以说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圣人.这足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到汉代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下到清代著名长篇《儒林外史》中的各色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行为、习俗,等等,无不体现当时儒家思想对人们根深蒂固的影响.彼时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封闭并且自给自足的,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体系,被严密的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传统儒学对人的影响是深厚的,绝大多数人不情愿改变自己的文化之根.

1929年,胡适在《基督教年鉴》发表了一篇名为“文化的冲突”的文章,提到了whole hearted modernization(整体的现代化)的概念,胡适认为“现代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现代文明”.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编者在前言中说:“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我们整个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2].可见当时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是迫在眉睫的,然而现实层面的现代化却遭到了重重阻碍,因为中国表面上看是在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实质上总是不自觉地保留一些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表面上看是温和保守的,实质上其中一些文化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而宣扬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文化.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中日两国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日两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略论韩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因素
摘 要: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快速实现现代化的佼佼者,其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儒家文化的积淀,创新精神的。

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看中美两国文化差异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艺术交流媒体,在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字幕翻译也成为了不同国家间电影文化交流极其关键且必不可少的环节。

浅探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广西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在文化全球化、全球城镇化的背景下,广西传承了千百年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始逐渐消失。除了广西的少数民族文。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走向世界大舞台
近年来,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农业现代。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