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品德论文范文写作 品德和社会课程校本化实施特征和策略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品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品德和社会课程校本化实施特征和策略,本文关于品德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品德论文参考文献:

品德论文参考文献 品德和社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 要: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先行.品德和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促进课程发展,提高课程实施时效性的必然要求,其过程是一个学校丰富、发展并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实践过程.而在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实施上的问题.要促进品德和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构,并对课程教材进行校本化的解读.

关键词:品德和社会;校本化实施;策略

一、品德和社会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特征

1.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品德和社会课程校本化的实施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促进学生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教学价值追求过程.具体表现为:

(1)把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品德和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学生不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其本身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还是教师教学课程中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积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去学习.教师还可以选取学生体验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的事例把它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同学们去分析、讨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五年级下册的课题“生活中的快乐”学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都体会到哪些快乐?为什么这些事情可以让人快乐.学生们的个人体验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只有让学生们自己说出他的快乐是什么,让大家共同去体会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空洞的传授书本上的内容.

(2)以学定教.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规定的是各个年级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要达成的共同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不同的个体,再加上因为地域不同造成的每个学生的得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认知上的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需求是指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性来分析他们的需要性,来达到教育意义.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所说的“校本化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个体和集体在国家课程的要求和—个个有差异的、有血有肉的个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搭建一座座合乎社会需求的课程和教学的桥梁”.

2.常态化.常态化就是把这门课程上得像“家常课”一样.教学内容适度,教学目标小而具体,没有那些过于饱满的知识传授,花样百出的教学模式,有的只是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教学方法,能够具有推广性和能够为他人所用.教学环节简练,学习活动精炼.教学活动中具有教师为学生引导的和指引的空间.

二、品德和社会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策略

1.教师角色的重构.品德和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其核心是生本化,即是以尊重学生的生命,帮助学生参和社会、学会做人,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为前提和基础的.这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专业内涵、不断增长的教育智慧和日趋娴熟的教育技能,从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构.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需要:

(1)备课要备学生,将学生的学习需要融入课堂教学.备课中教师要建立所教课题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第一,课题如果是知识性话题,就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他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哪些又是对学生有帮助的?第二,课题如果是观点性话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想法和行为上的表现,这些想法或行为和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念有什么冲突?我们应如何有效引导?例如,“怎样才是美”是北师大版品德和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中的一个课题.备课中,我们要考虑,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对美的追求越加强烈,而这时会出现许多误区.同时,有些孩子也认识到一个人不仅要外表美,关键是要内在美、言行美,但他一走出教室就变了样,出现认知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如果我们的班级出现诸如此类的学生,我们教学中又应当如何引导?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中应考虑的问题.

(2)教学要引领生活,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建.“教育和课程实施作为一种生活,它既不是学生的单独生活,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等他们在一起生成和推进教育和课程的生活,实现经验的改造.”品德和社会课程实施中,“活动汇报课、活动展示课”是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查、了解,搜集资料后形成小组的结论,在汇报课上和其它小组进行交流與分享.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有些教师完全游离于学生活动之外,他们常讲的一句话是:“哪个小组还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常站立的位置是讲台旁,静观学生的活动,没有参和到学生小组的汇报活动中,并对汇报活动进行“引导”、“补充”或是“评价”.各个小组执行任务一样介绍完也就完了,学生观察的生活世界、体验的生活经历在教师的漠视中如天边飘过的云,在学生心中不留任何痕迹.我们常说,品德和社会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学科,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同时还要引领学生的生活,让儿童在不断地体验、反思中实现价值的提升,重新构建自己内在的价值体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和者和评价者,要引导学生用明亮的眼睛观察自己的生活和世界,要参和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实现师生间经验的分享,要给予引导性的评价,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建.

2.教材的校本化解读.校本化解读教材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它建立在执教者对课程和教材之间关系的科学把握之上.教材是课程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执教者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对教材做出个性化并富有创造性的理解,实现校本化的解读和处理.

执教者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话题或范例,围绕主题教学目标,自主地开发和利用了校本课程资源,对教材做了校本化的解读和实施,有效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结论:关于品德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课外阅读校本化实施的有效策略
课外阅读,指的是学生在课外的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也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

基于美育儿童学堂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任何一门国家课程进入学校,必然经由学校、教师和学生方才得以实施。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与学校情境之间相互适应,并适用于特定而变化的。

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也越来越走向科学化。但由于教材内容存在单一性和滞后性,也使得小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

语文单元组教学的国家课程校本化
[摘要]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理念的引领下,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以“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从“语文单元组教学”入手,积极探索国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