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尺牍论文范文写作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尺牍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4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关于免费尺牍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尺牍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尺牍论文参考文献:

尺牍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书刊号毕业论文任务书怎么写论文的任务书怎么写

书信,又称手札,书札,古称尺牍,也有形象地称之为来鸿、鸿雁、青鸟、双鲤、红鳞、尺素、裁云等,富有诗情画意.作为人际之间不拘异时异地,传情达意,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书札,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相当的高度的必然产物.使人千里之外,也能相知相识如同面晤,言其亲切细腻有类于日记.民国文人梁实秋在他的小品文《信》中说过:“我国尺牍,尤多精粹之作.”所谓精粹之作,我以为非文化名人书札莫属.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孔融《与曹操论酒书》、韩愈《答李翊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林觉民《与妻书》、傅雷的《傅雷家书》等诸如此类的文化名人书札,堪称传世经典.名人之所以著名,大多由于其有名著,有名业,有非凡之智慧与才艺,有非凡之生活经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必有非凡之秉性与精神追求.而清朝咸丰年间鄞县(今宁波)名人徐时栋写给上元(今南京)名人朱绪曾的《与朱述之司马书》这封书信,就是一篇难得的传世佳作.

一、 徐时栋与朱绪曾

徐时栋(1814—1873),字云生,后改字定宇,一字同叔.号澹斋,别号小耕,又号西湖外史,文人称之柳泉先生.因其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三,故又被称为徐十三.其父从商,常造福乡里,修桥铺路,修庙建私塾,喜欢藏书、读书,一心希望六个儿子好好读书,光宗耀祖.道光十三年(1833),第三个儿子徐时栋考中宁波府生员,二十六年(1846)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然此后两赴会试皆不第,“以输饷授内阁中书”.而其弟徐时梁却于道光二十五年高中进士,徐时栋从此不再赴考,一头扎入书斋,潜心治学.徐时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6岁丧父,18岁丧母,33岁、47岁两次丧妻,四次殇子.在乱世颠沛中,崇文力学,读书明志,侠骨仗义,惠泽桑梓.

他是浙东地区成就卓越的藏书家,自10岁起藏书,并成为其一生的酷爱.他建有三个规模庞大的藏书楼.一在宁波月湖西边,初名恋湖书院,后改名称烟屿楼,藏书多达六万余卷.1861年,太平军攻入宁波,他逃难进山中,著作和部分藏书藏于寺庙与山洞.不料,一僧宿于洞中,将书作驱寒之用,皆为灰烬.1862年二三月间,太平军之乱仍未息,盗贼四起,如天一阁、卢氏抱经楼均惨遭破坏窃掠,烟屿楼也未能幸免.后重新搜罗整理,得书五六万.二建于宁波西门外城西草堂,同治二年(1863),遭火灾,城西草堂皆为灰烬.三建水北楼,在城西草堂原旧址上重建新宅,名为“水北阁”.如此一遭劫掠,两遭火灾,三次聚集,虽命运多舛,然徐时栋初衷不改,执着奋进的精神令人敬佩.而他藏书的理念与行为还直接影响了他的周边朋友与学生,在当时形成了一个颇为可观的宁波藏书家群体.

徐时栋一生喜爱读书、校书、著书,他是一位上承万斯同、全祖望,下启冯孟颛,张寿墉的甬上著述大家,一生著述三十余种.著有文集四十卷,诗集十八卷,说经之作六卷.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方志家和谱牒家,主持编纂七十五卷的《鄞县志》,校勘《宋元四明六志》,修订《慈溪县志》等,呕心沥血,积疾而终,令人唏嘘.

朱绪曾(1805—1860),字述之,号北山.晚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他对目录学,尤其是南京地方文献的*、编纂和研究贡献重大.道光二年(1822)乡试中举,历官秀水、孝丰知县、海宁州知事,台州府同知,升知府,人称“朱司马”.

其斋名“开有益”,藏书十余万卷,可称富甲东南.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江宁时,其藏书多为战火所焚,后又昼夜搜集,整理编校和缀补其残帙,重现壮观.同时他又著书立说,一生著述甚多,而颇有散佚.今存世有《曹子建集考异》《梅里诗辑》《昌国典咏》《北山集》《开有益斋读书志》《开有益斋金石文字记》等.特别是《开有益斋读书志》是朱绪曾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另外,历时三十年,精心选编辑成《金陵诗征》九十二卷,均为周秦至清金陵地方千余诗人上乘之作.

他爱书如命,乐于分享,得之有方,勤事传抄,为的是增进交流.江浙为官期间,体恤民情,主张抗击外来入侵,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怀.他曾为*战争中牺牲的朱贵将军写《慈溪武显朱将军庙记》,赢得了当时包括徐时栋在内的江浙文人的一片赞誉.徐时栋和朱绪曾曾就《昌国典咏》一书辨晰疑义,切磋琢磨,四易其稿,结下深厚情谊.他们生于乱世,然志趣相投,秉性相似,心有灵犀,惺惺相惜.当朱述之再次蒙难而音讯全无时,徐时栋*记挂,夜夜担忧,想方设法,寄书札与之.

二、 《与朱述之司马书》的解读

徐时栋的《与朱述之司马书》,收录在《烟屿楼文集》第六卷.全信约一千三百余字,分十三节,内容丰富,情真意切,按照尺牍的结构分为起首、正文、结尾和落款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朋友的关切与感谢.全信以“述之先生、共祖大人阁下”的尊词开头,将十余年未见的感情投入其中,急切地想得知对方安危状况,“知前年会经奉讳,又知金陵失守,图书荡然”.据江士铎《乙丙日记》记载,“1853年3月8日,南京城被困,太平军自城外至江东门,一望无际,横广十余里;直望无际,皆红头人也(太平军头戴红巾)”.

好友书楼毁于战火,妻离子散,背井离乡,作为他的朋友,徐时栋对此感同身受.而兵荒马乱,路途遥远,无法前去探望,日夜难安,只有以书信来表达关切之情.接着连发三问:“未识骨肉都得团聚否?无恙否?田园尚有存否?”深情地表达“无日忘之”的“耿耿此心”.

信中所提向段镜湖、宋思赞、袁陶轩打听朱绪曾的消息,而这三位皆是当时地方上的官员,名声在外.可见,徐时栋虽不仕,然凭借“内阁中书”的荣誉及其藏书家的地位,与当时宁波乃至江浙地区的诸多文官联系紧密.

此外,作者对自己的生活近况一笔带过,“不肖自遭大故,名心淡然”.目的是为了安慰对方.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对朋友的遭遇他感同身受,深表慰问,同时不忘表达对朱绪曾的感谢之情.信中多处提到朱绪曾多次帮自己作序写铭,如“蒙赐志铭,光荣幽室”,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部分着重向朋友作学术进展情况汇报,并希望困难中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就学术而言,徐时栋总是有过人的热情与执着.在朋友杳无音讯的几年里,他的学术领地并未荒芜.著书、校勘,补白与补遗,修谱牒等等,仍竭尽所能地坚持严谨治学.如“《四明志》刻成既二年矣,以尚未覆校,故未印行.欲属人代校,则恐其疏忽,自校又无暇日,迁延至今,常记于心.今秋,定当了此一大愿”.又如“由近及远,拟先修寒家谱牒.去年,作本支家传,尚未脱稿”.再如“去年拟刻所作古文稿,整理之,约得四十卷,已写样,尚未上板”.千头万绪,忙得不亦乐乎,“而一年之中,强半为他人作嫁衣裳”指的就是对他人的著作进行勘误和补充,此间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对于自己的作品,一旦临近刊刻,徐时栋就会格外严谨.如《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今存九卷,而信中所提为二十一卷,那么一个问题出现了,还有十二卷去向如何?据考究,另外十二卷并没有刊印,这可能也与徐时栋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有关,一方面,经他人之手不放心;另一方面,在他看来,《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绝大部分还需再校,真正能刊印成册的只有九卷,因此,我们现在所见的光绪年间正式出版的《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只有九卷.

结论:关于尺牍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尺牍大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千里共书香,修得半荷芳
风轻轻合上夜色,我轻轻合上《班主任修炼之道》,已不记得是第几遍读此书,偶尔拿起它阅读,如漫步海滩,慢慢地捡拾起一些细碎的贝壳,它们在阳光下散发光。

不积跬步,无至千里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起,出版参考杂志社承办的“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审”活动,自2014年启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业内人士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赞。

千里之外遭盗刷3人中招,损失11万多
人在江苏省南京市,银行卡也在身上,却被人在千里之外的辽宁省沈阳市取走卡上的两万多元,这是南京市民张先生遇到的蹊跷事。南京玄武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

千里迎佳客,书香飘鹿城
这一次,书博会不再以书业同行的内部交流为主体,而是变成了一个真正属于读者的盛大节日。北依阴山,南临黄河,包头这片热土曾是北方游牧文化的聚集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