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依法治国论文范文写作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地方治理路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依法治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2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地方治理路径,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依法治国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依法治国论文参考文献:

依法治国论文参考文献 依法治国论文3000字论文路径公司治理论文关于公司治理的论文

(401120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摘 要:地方治理以服务地方发展的“善治”为目标,以促进地方“善治”的良法为前提,构成地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重庆推进依法治市战略,应实现党的领导和人 体地位、法治原则性和灵活性、依法自主治理和从严管理监督、依法治市和全面深化改革辩证统一.依法治市须服务保障中心大局,在法治轨道上统筹区域城乡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对内对外开放,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治理,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地方治理

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重庆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研究部署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并通过了依法治国《决定》及依法治市《意见》.重庆推进依法治市,吹响了法治重庆建设的集结号,有利于探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地方治理路径,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重庆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一、地方治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和依托

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是两个关系密切的概念,两者是整体和部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依据政府层级对国家进行分解,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可分为 政府的治理现代化和地方政府的治理现代化”.[1]“一种全新的国家地方治理视角,既涵盖 政令权威的确保和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也涵盖各地、各级根据本地实情,从民生保障、权力运行、城乡统筹、多元参和、法治规范等关键环节上长远规划”.[2]善于用地方治理促进国家治理,是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地方治理是服务地方发展的“善治”.地方善治应有自我意识,能服务于地区竞争力提升和科學发展.从内外形势看,地区间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发展战争”.“在地方政府竞争中,‘用脚 ’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3]实施地方治理,要吸引资源、留住资源和发展资源,使地方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获得优势.“‘善政’是良好的政府,‘善治’是良好的治理,两者之间是一个发展型的递进概念”[4],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工具意义上讲,地方治理应被定位为: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主要依托地方政府,对公民社会和市场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旨在提升地方竞争力,促进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过程.

需要制定实施促进地方“善治”的良法.Norbert Kersting认为:“‘好地方治理’被定位为地方政府双重职能有效发挥.一方面根据公众意愿,制定实施公民社会认可的法律,采取计划和行动.另一方面提供公共服务,获得治理合法性”.[5]有学者认为民意导入、权力和权利关系调整、职能转变、技术理性和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为规范化是地方治理五个创新方向,“关键在于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纳入规范和制度的框架之中,才能将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能动作用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我国地方治理可持续发展” [6],从而更规范地引领其他方向和领域的创新.地方治理必须以善治为目标,以良法为前提,把依法治理地方作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和依托,促进地方治理走上现代化、法治化道路.

重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仍处在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7]加之在特殊时期的一些不当做法,扰乱了地方治理体系,损害了治理能力.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重庆必须更好地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无缝对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地方化完善,把依法治市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作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重要推动器,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

二、统筹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市须把握几个重要关系

1.党的领导和人 体地位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 体地位是依法治市两个基本原则,前者是后者的政治保证,后者是前者的宗旨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和改进市委对依法治市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推进依法治市的先锋模范作用,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将党组织意志合法转化为人民意志和国家机关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也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基础上,“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形成全社会广泛参和、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8],保障群众充分享有基本政治权利、民商事权利、诉讼权利以及各种经济社会福利,保障党员党内 权利.

2.法治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国家强制权和党权都是刚性权力,法权不容随意逾越和违反,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体现出法治原则性.但法治不是形而上学之治,应以原则性为基础,灵活性为补充,根据不同时代特点,有计划地对市级地方立法、一般规范性文件进行立改废释.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公权干预坚持适度和比例原则,防止“机械化执法”损害公平正义.

3.尊重依法自主治理和从严管理监督的关系

实行依法治市,必须首先赋予各治理主体必要治理权限,减少不必要干预.动态下沉执法权限,充实基层一线执法司法力量.保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类社会主体依法自我约束和管理.但也必须认识到,尊重依法自主治理并非放任权力随意运行,不是助长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促进党内监督、人大监督、 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体系化、融合化和整体强化.

4.依法治市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依法治市是重要地方治理方略,但不是唯一方式.依法治市必须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结合起来.法治和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法治重庆建设本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构成,相比于其他改革项目,其更具有“穿透力”,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在推进依法治市大背景下,应坚持法治重庆建设先行,用法治方式调整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用法治的制度巩固其他领域改革成果.注重其他领域改革对法治建设的推动作用,通过其他改革实践,开拓新的法治建设领域,延伸法治建设链条,改善法治建设的经济社会环境.

结论:适合依法治国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定位和路径选择
【摘 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了准确的战略定位,包含着中国。

论总书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的过程,使得各项工作都有序进行。本文通过探索习近平的法治思想,从而分析其时。

地方审计机关实现服务国家治理路径选择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正经历着重要的社会经济转型,转型过程中不断产生出各种急需应对的社会、经济甚至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国。

对地方政府治理路径评析
[摘 要]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要求政府转变其经济职能的呼声日益高涨。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