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材料浏览

关于转移支付论文范文写作 我国基于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转移支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我国基于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本论文为您写转移支付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转移支付论文参考文献:

转移支付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生态经济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摘 要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区域性生态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是为解决生态转移支付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横向转移,保障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实际发展过程中,生态转移支付面临各类挑战,本文主要浅析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通过具体的内容阐述生态转移支付从来源到使用所面临的困境,具体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的生产和生活基础,如何使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所谓的生态转移支付,确切说是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即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生态服务的受益区政府向该服务的提供区政府支付一定的资金,使后者提供的生态服务成本和效益基本对等,从而激励其提高生态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建立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提高区域生态服务的供应效率,保障监督有效性,确保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平衡地区之间的生态服务水平,弥补横向财政缺口,保障资金的分配合理,满足各地生态付出和经济收益相平衡原则.

一、我国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一)可参考经验匮乏

我们要明确的是,建立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并不是要否定通过 财政纵向转移财力来实现生态补偿的重要作用,只不过二者的分工不同,操作方式不同而已.前者是以区域生态转移支付基金的模式进行运作,用于区域性生态服务的补偿,而后者则是采用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全国属性的生态服务进行补偿,比如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工程等等.当然,如果实行区际生态基金的区域内有国家级的生态保护工程, 政府也应往生态基金中拨付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管护费用的补偿.

我国一些学者在分析 财政现行的纵向转移支付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横向转移模式作为补充的设想.他们认为,“横向转移就是由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这就是说,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来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但仅仅是给出了关于横向转移支付的简单定义而已,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制度设计,至于横向转移的实践则在我国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二)执行效率偏低

目前对于如何建立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财政转移支付实践中都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就目前阶段而言,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生态关系紧密的区域(或流域)内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或贫困地区转移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以补偿后者因提供生态服务而产生的效益外溢损失及发展机会不均等所造成的机会成本.

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是一项全新的事物,几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而且它牵涉不同的行政管辖区,不同级次的财政,各地方的经济、生态环境禀赋又大不相同,其核心是解决生态服务辖区间效益外溢而导致的低效率供给问题,但对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国际比较之后发现,采用专门的、规范的措施来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的国家很少,虽然有的国家在一些特别项目拨款中涉及到了调整州(省)际间效益外溢问题,可具体操作方法、内容却比较含糊,针对横向转移支付的专门研究也很少.

(三)补偿制度主体单一

纵向补偿为主,缺乏生态横向转移补偿机制.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是纵向转移支付占绝对主导地位.2000-2005年, 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220多亿元,对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三峡库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塔里木河综合治理、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等工程投资450多亿元.

(四)补偿责任不明确,部门色彩强烈

生态补偿体制部门色彩强烈,补偿管理部门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分别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这些部门主导着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生态补偿实际上成为“部门主导”的补偿.以部门为主导的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分工,管理职责交叉,在监督管理、整治项目、资金投入上难以形成合力,资金使用不到位,生态保护效率低,造成生态保护和受益脱节的“三多三少”现象.

二、我国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问题分析

(一)制度不适合生态治理现状

对中国来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公共需求,但是显著地效益外溢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导致了治理存在难题,现在已有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生态治理现状,我国目前现行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由 统一支付的纵向集中式支付制度.我国需要的是由经济发达的生态受益区向欠发达或贫困生态提供区转移一定的资金,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财政制度.

(二)省际间外部效应内在化存在问题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转移支付已至第五年,而接受转移支付的地区范围不断扩大.2009年,全国有300多个县获得生态转移支付.而到2010年,转移支付范围已扩大到451个县.接受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地区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国各省都在努力上交材料,争取将本省更多的县域纳入转移支付范围中.

(三) 拨款资金的使用难以保障

为提高资金使用率,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两个方面,市级政府必须全额用于生态保护治理支出,县级政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转移支付比例,但是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不得超出转移支付总额的30%.资金管理上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分批拨付的方案.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生态转移制度中,生态转移支付款项以政府公示,百姓监督为主.但是民众一方面对转移支付理解较少,关注度较低;另一方面人民对这笔资金的使用目的以及应该如何使用不明确,导致现有的监督机制难以满足现行的生态治理现状.要改变地区将外部效应纠正于内部效益的现象,建立符合我国生态治理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我国现在所面临的难题的重要方法.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转移支付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村级转移支付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探析
摘要:我国拥有草原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5。据统计,目前我国90%以上的草原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草场退化面积达20亿亩。草原生态系统功能。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目标、路径结果
[摘要]自1995年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至今,我国对转移支付具体制度安排的改革从未中断。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l994年分税制的改革设立到现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此项裁度是我国实现中央与地方、各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绽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