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都兰论文范文写作 新中国建立初期都兰的农业开发与随想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都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新中国建立初期都兰的农业开发与随想,这篇都兰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都兰论文参考文献:

都兰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期刊有哪些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都兰发展农业的历史,可以上溯至3000年以前.从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农业生产工具及麦类农作物的遗存看,早在公元3000多年前,都兰就已经不再是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从事农业活动了.

而将人类在都兰事农记载于史册,则见之于中前清时期.雍正5年(公元1727年),清朝政府曾组织戍边大军在都兰的诺木洪地区从事屯垦.当然,这属于零星的、不见规模、不具时日的权益之举.而可谓之开发,当属民国时期.马步芳政权不仅在都兰的香日德、察汗乌苏、夏日哈等地从事过开荒造地,而且还成立了专事管理屯垦的机构——垦务局,且垦务局的下属机构一应俱全.这表明国民党政府对都兰的农业开发不是一时之举,而有长远打算.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曾任命臭名昭著的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并令其率部赴青海西区从事农业开发.青海西区,可泛指柴达木盆地,但在当时应以都兰为主体.由之也可表明国民党政府没有遗忘对包括都兰在内的柴达木盆地的农业开发.

但对民国时期马步芳政权及国民党政府在都兰所从事的农业开发,我们只能给予不太高的评价:开垦土地有限——解放初整个都兰县仅有1.1万亩土地便是明证.农作物种植数量有限,粮食产量有限,发展都兰农业几无大的作为,都兰的农业经济在民国时期确无大的发展.但值得称道的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及马步芳政权在都兰的植树造林却是颇有成就的——解放后矗立于香日德班禅行辕附近及其他地区的茂密参天的大白杨便是马步芳政权植树造林小有“业绩”的见证.

都兰的农业是伴随建国初期新中国对柴达木盆地的开发而得到迅猛发展的.1954年,在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勘探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祖国四面八方的开发大军云集柴达木.柴达木沸腾了.但燃眉之急亦随之呈现:进入盆地的数万开发者要吃饭!但粮食主要靠外运非常困难,路程遥远、运力不足成为瓶颈制约.开发大军面临生存困难.为了这一难题,青海省政府、柴达木工委迅速作出决定:就地取粮——就地开荒,扩大可耕地面积,大兴农业,建立粮食基地,争取粮食自产自给.为达此目的,青海省政府和柴达木工委采取了移民开荒、兴修水利、建立农场及大力提倡、大力鼓励、大力支援当地农民积极发展集体经营的农业经济和国家大量投资、兴办规模较大的国营农场、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等具体措施.这一举措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都兰的农业经济在建国后节节攀升.

对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在都兰发展农业的过程及结果在此均无详述之必要——拙作《柴达木开发史》对之已有涉略.笔者谨想对建国后党和政府在柴达木、在都兰发展农业的两大壮举做简单论述.

壮举之一:大兴农场

从1954年开始,在柴达木盆地相继兴建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国营农场.到1960年,包括劳改农场、青年农场、职工农场等在内的各种农场达25个.在都兰建起的第一个农场是诺木洪农场,时间是1955年1月.到1960年,都兰县各种性质的农场已有8家.分别是诺木洪农场、香日德劳改农场、香日德农场、怀头可日农场、夏日哈农场、察汗乌苏青年农场、都兰县职工农场和依克高里青年青年农场.在这诸多农场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察汗乌苏青年农场.也许察汗乌苏青年农场没有诺木洪农场那样的辉煌,更没有香日德农场因创造了单产小麦1013.05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而那样卓有成就和影响,但察汗乌苏青年农场从组建到发展都充满了传奇,充满着感动.

察汗乌苏青年农场的前身名叫察汗乌苏青年农庄.从其名称看颇有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学来的味道.该农庄由500名远从河南千里迢迢来到青海的有志青年所组成.青年农庄之所以选址于察汗乌苏,是因为这里的农业较之于盆地的其他地区要有点历史.民国时期的“垦务局”就设置与此.马步芳政权在盆地所建立的专事农垦管理机构——垦务局之所以选建在察汗乌苏,与该区具有发展农业的历史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基础有直接关系.更近一些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新生政权也曾经在该地区建立过农场.所以,当1956年3月18日由青海省政府正式命名的青海省察汗乌苏青年农庄成立时,这里已经具有比较深远的农垦和农业发展的经历了.

察汗乌苏青年农庄坐落于察汗乌苏小盆地东部的旧完小一带.当地政府将这里的1.6万亩荒地指定为农庄的“工作区”.尽管这里是一片荒原,但它却拥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一是水资源丰富,原来已修建的由察汗乌苏河引入的莫河渠纵穿该区;二是这里是地势平坦的小盆地,适宜大机器耕作;三是这里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宜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四是交通条件较好,便于物资流通供应;五是农庄成立前当地农民在这里已经开垦了千余亩耕地,具有发展农业的基础.因此,尽管在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都比较差的地方发展农业困难重重,但凭着500名青年庄员的不屈不挠、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经过几个月艰苦异常的劳作,在农庄成立的当年就取得了土地开垦和粮食种植双丰收.据1956年底统计,农庄在当年共开垦荒地5470亩.1956年,农庄共有耕地6610亩(含原察汗乌苏农场的已垦地),全年播种6050亩,生产小麦12万斤,青稞5000斤.不要认为该年农庄收获的都是粗粮和青死粮更毋认为庄员们辛苦一年几于白干.我认为,他们收获的是精神,收获的是意志,收获的是信念.

壮举之二: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如前述,在新中国成立后10年,从第一个农场在都兰建立后6年,已有8个农场在都兰相继诞生.随着农业、畜牧业及林业的发展,每个农场都成为都兰大地上的片片绿洲.绿洲农业遂成为柴达木盆地,成为都兰发展农业的一个亮点,一个特色,一场大试验,一道风景线!

柴达木盆地具有发展绿洲农业的天然条件.首先是水丰.素有“德令哈的母亲河”之美称的巴音河浇灌着盆地东部的大片沃土;格尔木河及其支流密布于盆地南端;鱼卡河冲出达肯大坂山徜徉鱼卡盆地,注入马海草原等还有诺木洪河、布哈河、那陵格勒河、柴达木河及塔塔楞河等大大小小的河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纵横交错,奔流于柴达木盆地,为其发展绿洲农业提供了必不可缺的水利条件.无论是种草、种树,还是种庄稼,要使大地着绿,没有水就如同无本之木.其次是地阔土肥.经过建国后的初步调查,测定柴达木盆地具有可开垦成为耕地的土地有200万亩.耕地是发展农业的资本.正是拥有了这丰厚的资本,农场才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正是建立了数十个农场,才在盆地泛起了数十片绿洲,才兴起了柴达木盆地及都兰的绿洲农业.

都兰是盆地的重要“成员”.都兰的绿洲农业是全盆地绿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量上看,都兰县在建国初期具有8个农场在全海西是名列榜首的.从质量来看,这8个农场的发展都比较好,其中尤以诺木洪劳改农场、香日德农场、察汗乌苏青年农场等最为著名,亦最有成就.盆地农业的发展得益于绿洲农业的兴起.片片绿洲不仅在柴达木盆地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农业发展的天然屏障:它阻挡了风的嚣张、沙的肆虐,它储存了氧气、它清新了空气,它影响了气候、营造了都兰农业发展的新的环境,它改变了都兰农业发展的面貌.一言以蔽之,它促进了都兰的农业发展.

几点随想

新中国建立后前十年是都兰发展的特殊阶段:她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大重要历史阶段;她迎来了中国有史以来对盆地、对都兰的开天辟地的大规模开发;她跟随新中国疾速发展的脚步顺利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进入到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她也汇入到了全国“大跃进”的浪潮之中,几经沉浮等就其农业开发、农业发展而言,在这十年,都兰书写了农业发展的新的历史,创造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农业发展辉煌,取得了先人们从未有过的重大成就.与此同时,都兰在那个特殊时期也走过许多弯路,甚至也犯过比较严重的错误.比如,在农业发展方面,开垦过的土地大片撂荒;违背自然规律乱垦乱植,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等,给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可借鉴的教训.但我们在正视历史的同时,不要苛求历史.乱开垦自然是具有破坏性的,但在特定情势下,在特殊条件下针对特殊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有必要就应当说是正确的.同时,在农业开发中的开垦活动不能一概而论都是错误的,我们不能拿今天去评价历史.当然,我们需要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国、新中国不正是在对历史的反思中逐渐成熟、逐步成长起来的吗?

新中国建立初期,都兰的农业开发留给我们最多、最珍贵的财富是精神.我时时感叹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的精神.那个时期的人们凭着他们所拥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凭着他们所拥有的一腔热血;凭着他们对中国由衷的热爱;凭着他们对新生政权真挚的拥护,他们惟召唤是从,只要党一声召唤,他们必然是雷厉风行,坚决照办.他们不求索取,不会讨价还价.他们只有奉献,只有苦干.察汗乌苏有500名远道而来的青年,而在整个都兰,在青海,在西北,在西部,在全国所有的边疆又有多少青年离乡别亲,远走他乡?有多少热血青年从“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从辽阔中原,从东北、华北大地,争先恐后地来到祖国最艰苦却最需要他们的地方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能说代价不大吗?不!但凡属于人生的代价原本就没有小的!但他们抱怨过吗?后悔过吗?也许,时过境迁,当半个世纪再回首,他们会发出一声叹息.但青春无悔!当热血充满胸腔时,即使工作、生活于海拔高、氧气少、寒天冻地的地方,他们也会感到这是一片热土,这是一片人生的沃土!由之,当你看到如今的一些人,一些青年,一些干部,一些党员,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为下基层挂职锻炼,哪怕只是一年半载,也要不休地讨价还价时,你能不对上个世纪50年代终身奉献边疆、终身奉献新中国壮丽事业的人们致以无比崇高的敬意吗?!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尤其是奉献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建设者们给我们树起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他们的奉献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早已成为共和国百业待兴的精神动力.可以设想,如果当年上千万的青年志愿者们像今天的一些人那样动辄讲条件、提要求、讲待遇、讲价钱的话,那么,新中国要想调动千军万马奔赴边疆、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那要付出多高的成本,多大的代价!这正是本文上述中所言对新中国建立初期都兰农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都无需详述的因由所在.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都兰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都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其初步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建立起一套新型的政治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党对政府的绝对领导和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统一。它既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高效性,也。

关于新中国三次人口政策改革经济学意义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循序渐进和人口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从最初的鼓励生育政策到全面独生子女政策,从独生子女政策到近期的以“双独”和“单。

新中国土地制度变迁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土地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但在不同阶段,土地制度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土地。

新中国屯垦戍边精神
摘 要:屯垦戍边是历代政府为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强化边疆地区政治控制、推动边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繁荣的发展战略。以“顾全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