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关于布宁论文范文写作 文化生态视野下布宁庄园文化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布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2

文化生态视野下布宁庄园文化,这篇布宁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布宁论文参考文献:

布宁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杂志社现代企业文化期刊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布宁是知名的俄罗斯文学家,曾著作《安东诺夫卡苹果》《乡村》《霍多尔》等多篇著名小说,在他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庄园气息一直若隐若现地贯穿于其中.布宁作品中所出现的庄园主题主要是受到了儿时生活环境的影响:他出身于破败的地主家庭,父亲留下的唯一财产——庄园,成为了唯一伴随他童年生活的乐园,那一花一草、庄稼林地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对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进行分析,深入解析贯穿其作品当中的庄园主题.并试图把俄罗斯庄园文学中的文化生态思想有效地应用到我国文化生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中.

关键词:庄园主题 布宁 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F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1-045-02

对于文学作品,读者总能够从其中观察出、品味出作品当中所展现出来的作者的感情以及当时的社会状态,体验作者的生活历程和情感路线.在阅读俄罗斯文学家布宁的小说作品时,笔者也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布宁对于儿时生活的庄园的留恋,在他的作品当中,或多或少地都展现着一种庄园形象.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庄园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民族的和个人的、身体的和灵魂的等内容.俄罗斯庄园的命运映射出俄罗斯国家的命运,本文通过对布宁文学作品中的庄园形象分析,拟期将俄罗斯庄园文学中的文化生态思想有效地应用到我国文化生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中.

一、庄园的模糊影像

对于作家布宁来说,庄园永远是他所热爱和向往的地方,他对于庄园存在着一种不可磨灭的情结和感情.这样的情绪也在他的作品当中永远地保留了下来.从他的短篇小说《塔妮卡》《在农庄里》等作品当中,都能够看出一些模糊的庄园的影像.

模糊庄园影像的出现源自于俄罗斯当时的社会政治以及布宁对于庄园的诸多回忆和牵绊.布宁小说中的模糊庄园影像首次出现在了1892年所创作的《塔尼卡》当中.在这一部小说当中,并没有明确地出现“庄园”这一词汇,而是以花草、庄稼等简单地勾勒出了一个庄园的形象.小说《塔尼卡》通过对人物地主老爷巴维尔·安东内奇的描写来体现庄园情感,在文章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将自己对于庄园的情感融入到了这一人物的塑造当中:善良的地主老爷巴维尔·安东内奇救助了农民的女儿塔妮卡,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布宁以梦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模糊的庄园——塔妮卡在梦中看见了美丽的果园,这就是庄园的雏形.文章中对于果园、密林、雪地、荧光的描述无一不是来自于布宁对于童年时期庄园的回忆,湛蓝的荧光、白色的寒霜、闪闪发光的星星象征着希望,而作家布宁童年时期在庄园的那段快乐时光就是他现在所希望的、所向往的.

“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梦中的形象是短暂的、混乱的,也有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梦更是人们心理追求的展现,布宁对于庄园的徐徐情愫都融入到了这个模糊的梦里.也许,在创作之处,连布宁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文字当中所透露的自己对于庄园的情感,对于童年生活的追忆,所以说,这是一个模糊的庄园形象.

二、庄园的真实影像

作品《乡村》《苏霍多尔》中所展现的正是庄园的真实影像.在作品《安东诺夫卡苹果》当中,庄园形象已经有了较为圆润、完整的形态,而在作品《乡村》《苏霍多尔》当中,庄园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可见.这两部作品当中所描绘的庄园形象主要是通过悲剧力量和和谐生活来表现,作品中不仅仅描绘了庄园的人物风景,还叙述了庄园当中的生活、情感,给予简单空洞的贵族庄园更加深刻、具体的影像.

小说《乡村》《苏霍多尔》主要反映的是俄罗斯乡村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秩序紊乱,政治环境极为不稳定,因此,这两部作品当中所描绘出来的庄园生活的亦是可悲、可怜的,当中的庄园满目疮痍,充满了灰色和黑色,再也没有了湛蓝的荧光和披着白霜的树木,这里描述的是已经破败不堪的庄园贵族文化,生活在庄园里的人们贫瘠、荒诞,没有了精神的追求,没有了高尚的灵魂.这两部作品展现了庄园文化真实、善良、淳朴、和谐、积极在丑陋和畸形当中的毁灭,这和之前作品《塔妮卡》中描述的模糊的庄园形象是完全相反的.俄罗斯发展根基在乡村,生活于乡村中的农民、破败的庄园贵族是乡村生活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和壮大.从布宁之后的很多作品当中,都可以看见庄园的清晰形象.

三、庄园的集大成制作——《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在布宁创作《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时候,俄罗斯的庄园几乎被毁坏殆尽,对于布宁来讲,庄园只能存在于他对儿时的记忆当中、存在于他的作品当中,只有这样,俄罗斯的庄园文化才能被永久地保存下来.作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布宁侨民时期创作的,所以它的创作应当和布宁那个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俄罗斯的社会现状是分不开的,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庄园主题一直存在于布宁的作品当中,并持续着、发展着.《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所描述的庄园和之前的作品相比,更具现实感,当时的俄罗斯遭受了外敌的重创,而自己生活的家园——那个父亲留给他的唯一的庄园也不复存在,布宁将庄园的命运和俄罗斯联系在一起,也和他自己对于庄园的记忆和情感联系在一起.《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对主人公的描述仿佛就是在叙述作者布宁的一生,该作品以自传性的方式叙述了主人公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伴随着主人公成长的是庄园的变化,小说中的主人公和作者一样,拥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到了中年以后,尝试到了失去庄园的锥心之痛.《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对于庄园形象的描述更加地具体、形象、真实,不再是单一的风景描写,也不再是简单生活状态的描绘,庄园生活有了完整的情感体验,快乐、欢笑、痛苦、泪水,五味杂陈,交织在一起,所以说,这部作品是庄园主题的集大成之作.

四、庄园的灵魂之所

人们对于庄园的初始概念源于《圣经》中出现的伊甸园.伊甸园里有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而布宁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中也有一个发生在庄园里的爱情故事,在这一小说集当中,庄园成为了爱情的圣地、爱情的象征,它是布宁笔下庄园的灵魂所在.

《幽暗的林荫道》中所讲述的人爱情是纯洁的、幸福的,没有死亡的痛苦,没有政治的牵绊.作家布宁说过爱情就像夜里的星光,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却能令人感到崇高和紧张,《幽暗的林荫道》中的爱情同样也像星光一样短暂.布宁深深地将自己的感情折射在了《幽暗的林荫道》当中,它是作家布宁全部的精神世界.和之前的作品相比,《幽暗的林荫道》这部小说更加集中深刻地展现了作者的个人精神世界和情感因素,它包含作者对于童年时期的回忆、对于爱情的向往,但是他并不敢触碰爱情,所以文中有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敬畏——这种人世间真实的爱情是一种巨大的幸福,但这种幸福也只是闪现的: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幽暗的林荫道》中的庄园不是一座空洞的房子、也不是纷繁吵闹的乡村生活,它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和精神,集作者的灵魂之所在.所以说作品《幽暗的林荫道》是庄园的灵魂之所.

五、结束语

俄罗斯庄园生活和俄罗斯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罗斯生活中的诸多矛盾都在庄园的命运中折射出来,而俄罗斯文学作品便是能反映这一切的镜子.从文化生态的视角下对庄园文化进行研究不仅对研究俄罗斯的经济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俄罗斯庄园文学研究”(项目号:14BWW03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扬.中俄文化差异性刍议[J].学术交流,2011(4)

[2] 刘淑梅.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3] 白晶.布宁俄国时期小说中的乡村主题[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4] 王学,王俊英.论布宁创作中的自然永恒主题[J].作家,2010(28)

[5] 张磊.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以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学者为个案[D].华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

(作者简介:刘扬,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俄文化比较、俄语教学法.)

(责编:贾伟)

结论:关于布宁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布宁 钢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空间叙事看布宁陈年旧事变化主题
摘要: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宁在他创作于侨居时期的短篇小说《陈年旧事》中采取了多层次的空间叙事策略,叙事地志空间、人物心理空间与。

布宁短篇小来自旧金山先生
摘要:伊万·阿列克谢维奇·布宁是伟大的俄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短篇小说《来自旧金山的先生》是布宁一篇优秀的作品。本文拟对小说进行解读,。

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探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全球信息资源的生产,发布,获取,传递以及交流的过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