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朝鲜汉诗论文范文写作 朝鲜汉诗中孟姜女传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朝鲜汉诗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朝鲜汉诗中孟姜女传,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朝鲜汉诗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朝鲜汉诗论文参考文献:

朝鲜汉诗论文参考文献 女报杂志

内容提要:对孟姜女传说的记述和吟唱,是朝鲜汉诗的重要内容之一.诗中对孟姜女传说的基本情节和不同版本结局的记述,具有一定的文学、文化价值,也推动了朝鲜的女教以及汉诗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孟姜女传说朝鲜汉诗

孟姜女传说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传说之一,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经过历代的加工、创造,孟姜女传说在不同时地有不同版本,其影响力也日益深远,传播区域也辐射到东北亚.朝鲜汉诗也记述了这个传说,尤以明清两朝赴华使团人员如正使、副使、书状官以及随员等的汉诗最为全面、传神.山海关是孟姜女传说流传的核心地区,著名的孟姜女庙、姜女坟、望夫石等遗迹均在此地.他们路经姜女庙(贞女祠)、望夫石,均将见闻、感受纳入诗歌,为全面研究孟姜女传说的流传、演变情况提供了极好的材料.

从《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到唐代贯休的乐府诗《杞梁妻》,诗歌中的孟姜女传说开始摆脱了明理、美俗的旧有欣赏视角,开始有意识地加强细节描写,如描绘、渲染思夫、寻夫、哭夫等场面.当然,无论如何加工,诗人笔下的孟姜女传说基本上围绕“思妇”、“寻夫”、“殉夫”等“本事”展开,强调其忠贞品质,其间的铺陈、点染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思妇”诗、“闺怨”诗的传统所施加的影响.金尚容作于1595年的五言律诗《次月峰贞女祠韵》“一别良人后,空闺度几年.追随来绝域,沦没隔重泉.恸哭长城下,行寻碧海边.贞心仍化石,千古带风烟.”诗虽然不长,也没有言明夫君身世、离别原因、丈夫死因以及夫葬何处,但是具备了孟姜女传说的思夫、寻夫、殉夫等核心要素,应该算作叙述孟姜女传说“本事”的第一首汉诗.后世诗人李廷龟的《贞女祠,用西岳庙韵》、李恒福的《望夫台贞女祠,次月沙西岳庙韵》、李宜显的《贞女祠,次月沙、白沙二公韵》、洪良浩的《望夫石歌》、赵秀三的《姜女庙》等长篇诗作在此基础上极力铺陈、渲染,借助想象,描述了孟姜女的悲惨遭遇,并且添加了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背景,使之更接近于传说的全貌.

李廷龟《贞女祠,用西岳庙韵》一诗展示了孟姜女深切思念和无尽的悲愤,其中首次提及“做(送)寒衣”的情节,并且在结尾盛赞其贞心和英名,认为其楷模作用可比昭君:“心和石不转,名和石不老.英灵死不死,君不见昭君冢上草.”

同作于1598年的李恒福的诗作《望夫台贞女祠,次月沙西岳庙韵·序》:“世传:秦筑长城,役徒有范郎者死于役.其妻许氏久别,不知其死,亲自来寻.则夫已死,葬在海岛.许哭夫于台上,遂死不还.后山海关主事张栋立祠于台,张时显撰碑.余人祠,祠僧进茶,具道其事.”说明当时碑文和守祠僧人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此诗还记载了贞女祠的修建概况:“飘然关令真仙才,豫章杞梓皆连抱.断开云根化灵宇,山海关头八里堡.张公文章天下奇,字如群鸿戏太灏.”诗中还透露出怜悯、仰慕之意:“来游始慕苦节高,厚意重感僧茶好.英灵泉下或有知,倘识东韩李阁老.诗成远慰九原魂,辞比张林莫老草.”

百余年后的1732年,使臣李宜显游览贞女祠后,依照次月沙(李廷龟)和白沙(李恒福)之诗韵作长诗二首,第一首明确指出所述的是辽东地区的孟姜女传说.李恒福诗中说当地僧人讲述此故事,不过没有确认传说的流传地区.李宜显诗中写道:“君不闻杞梁妻哭夫城为崩,至哀深诚感穹昊.又不闻武昌女望夫化为石,异迹至今传四陕.辽阳又有孟姜事,不识孟姜何物媪.”和杞梁妻、武昌望夫石的传说区别开来.而且,“荐苹藻”(献祭品)使人们展开了关于“祭夫”情景的若干想象,对贞女祠的位置、设置等有了进一步描述,首次出现了祠中塑像“二儿傍侍”的记述,即“娇容带得万端愁,二儿傍侍才离抱.凄然魄动为踟蹰,隶卒频告向前堡.”这也是孟姜女传说中的“携子寻夫”这一异本的见证.诗尾用“湘灵千古可并耀,莫比胡地昭君草”的词句强调孟姜女的作用、地位均超过了王昭君,这是一种更高的评价.

在另一首同名诗《贞女祠,次月沙、白沙二公韵》中,李宜显进一步扩充了孟姜女传说的容量,充分发挥《诗经》、《古诗十九首》相关意境所带来的灵感,以组诗的形式使孟姜女传说的文学性平添了一层古朴、雅致的色彩.诗中运用了“丝萝”、“葛蒙和蔹蔓”、“湘篁”等典故烘托了孟姜女夫妻之间的真挚情感.值得注意的是,诗中第一次有了佛教的因素,将孟姜女祠庙及其故事的流传说成是佛法保佑的结果,可见在孟姜女传说的传播过程中也曾借重了佛教的力量.

以上几首长律基本上呈现了孟姜女传说的原貌,认同其立德垂范的重要价值,反映了明清时期孟姜女传说的“北宗”和“西宗”在山海关(辽东)地区的交汇、流传情况.

另外,尽管部分诗作提及和秦始皇的斗争,不过也只有“秦皇赶石”这一个情节,意在突出孟姜女的坚贞,有别于传说中的“帝王亲祭”.如李啐光的《望海亭次少陵韵》“至今姜女石,应自祖龙鞭.”和洪良浩的《望夫石歌》“偃蹇不受秦王鞭,孤洁颇似贞女肠.”

《艺文类聚》卷七九引《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秦皇鞭石,是孟姜女传说的一个情节,但是在汉诗中只是作为一种衬托而存在,诗人并没有展开叙述.

孟姜女传说有哭夫崩城、亲送寒衣、滴血认亲等主题,但是在朝鲜汉诗中却没有哭倒长城、滴血认亲等重要情节,其主要原因是和明朝的“事大”关系和朝鲜实学兴起有关.宋、元、明、清的孟姜女传说中,目前只有明代的《秦孟姜碑文》,却不见“填尸城中”及“哭夫崩城”的情节,只有“滴血认骨三日夜”的说法,因为是正统文学的碑文,所以力求符合史实,而又是大修边墙的明代,下笔有其删选,自是难免.朝鲜对明朝采取“事大”的态度,因此会遵循明代的官方说法自行调整.洪大容、朴趾源、李德懋等实学派人物对中国典籍非常熟识,对孟姜女传说从最开始的杞梁妻到诗歌中的许孟姜,每一个发展环节都相当了解,对于不符合常理的附会以及传说内容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不会轻易相信.因为受中国正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加之语言方面的障碍,朝鲜文人诗歌中的孟姜女传说受民间文化的影响因素要小得多.所以我们在诗中很少看到民间传说的多种版本,更多的是文人创作,这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现在的研究者把握了传说的原貌或者说基本面貌.从这个角度看,此类诗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虽然朝鲜汉诗基本上涵盖了孟姜女传说的基本情节,但是在结局上却有不同的版本,这也反映了这个传说的丰富性和变异性.其中,比较重要的区别在于孟姜女死亡的原因、方式以及山海关望夫石的真伪及得名原因这四个方面.

结论:适合朝鲜汉诗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朝鲜古诗 客去眠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孟母三迁和敬姜遗风
[摘 要]孟母三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在孟母的教育与敦促下孟子成长为儒家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孟母也成为“四大贤母”之一。而早在春秋时期的鲁国。

留欧美女毛泡泡:中国首位图像同传师
2015年7月初,在阿里巴巴一场信息量满满的分享会上,有人奋笔疾书,有人用键盘飞速码字,更多的人在静静聆听。只有一位美女非常特别,她同样也在认真。

元稹莺莺传和朝鲜金时习李生窥墙传比较
摘 要:中国与朝鲜同处于亚洲文化圈,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渊源和联系。唐传奇《莺莺传》和朝鲜汉文小说《李生窥墙传》都是以青年男女追求婚姻爱情自由为主。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探析
剩女 社会性别 择偶观“剩女”及其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属于男性或者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以及基于此种划分的社会性别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