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圩田论文范文写作 清代圩田开发和环境问题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圩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清代圩田开发和环境问题,这篇圩田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圩田论文参考文献:

圩田论文参考文献 开发杂志社环境论文环境工程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关键词: 清代;大公圩;管理;环境问题

摘 要: 安徽当涂县的大公圩,肇兴于三国之际,兴盛于明清,被誉为“江南第一圩”.大公圩在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创新围垦形式、因地制宜发展生产、采用先进养护堤坝的方法等特点.大公圩的管理也颇具特色,建有相对健全的水利管理机构,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大公圩的过度开发,又导致圩区生态环境的失衡,水患频仍是其最直接的表现.

中图分类号: K928.7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3)06072407

圩田(又称围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苏西南部、安徽南部及浙江西北部的广大地区,是该地区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条件创造出来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它起源于三国东吴的屯兵垦殖,到西晋、两宋时期,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迁入,该地区的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筑圩之风大盛.殆至明清特别是到了清康雍乾时期,由于民间战事很少,又没有大灾荒、大瘟疫的侵袭,加之美洲耐寒、旱、瘠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的传入,为新增人口提供了生活资料,这样便使长江流域的人口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快速增长,圩田开发也随之出现了更为繁盛的局面,从而形成这一地区圩田开发的基本格局.圩田在抗御旱涝、夺取稳产高产方面,有着诸多优越性.位于安徽当涂县东南部的大公圩(又称官圩),在长江下游地区圩田开发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一是地处水阳江和青弋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地势低洼,四面环水,土地肥沃,并且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自然环境十分优越.二是圩田规模大,圩内现有土地面积30余万亩,被称为“江南第一圩”,其面积相当于当涂县圩田之半,所承担的赋税也占全县之半,具有很高的经济地位,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三是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这在长江下游圩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圩田,学界只是在一些著述中稍有涉及,鲜见将其作为个案进行研究,更无专文从环境史的视角讨论关于近年来圩田研究的进展情况,参见赵崔莉等《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圩田研究综述》,《古今农业》2003年第3期..

刊刻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当邑官圩修防汇述》(以下简称《汇述》)对于研究当涂大公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为当涂人朱万滋所著,朱氏家境殷富,自幼聪颖好学,为清朝秀才.鉴于当涂自南宋以迄元明,一直没有一部全面记述大公圩圩务的志书,而已有的一些零星记述,又往往附于其它史志杂说,不利于治圩务者“事前事、考成规”,总结治圩经验,朱氏于是着手汇集所能见到的历代圩务史料,远征史帙,近据志乘,“稽其疆里,综其田赋,评其人物、土宜,溯兴废之由,验得失之故”[1]序,上自汉唐,下迄光绪年间,理其散漫,荟萃成《汇述》一书.该书分为6编22卷,详细记载了大公圩的建圩历程、内外部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管理方式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情况,是研究大公圩弥足珍贵的资料.笔者以《汇述》所载资料为主,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对当涂大公圩进行个案研究,以揭示清代圩田开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大公圩的开发历程及其特点

大公圩的开发滥觞于1700多年前的三国之际.“官圩旧为湖荡,无高山大川”[1]初编卷一,建置.当涂在秦代设为丹阳县,至隋开皇元年(580)建置当涂县.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干戈频仍,由于集中大量兵*战,其消耗的粮秣很难全靠外地调运,为此便有了就近屯兵垦殖之举.黄武五年(226),东吴在古丹阳湖区(今苏、皖交界处)军屯,后于景帝永安三年(260)“建丹阳湖田,作浦里塘”[2]1068,“浦”作水边解,“塘”作堤解.“作浦里塘”即在水边筑圩,其范围在今大公圩内.从建衡元年(269)起,陆续围垦丹阳湖一带(今青弋江、水阳江下游一带),有名的当涂大公圩、宣城金宝圩和芜湖万春圩等逐步形成.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大水,当涂诸圩尽没,后进行联圩.明成祖永乐八年(1410),“诏修圩岸,以备风涛”,大公圩的砌石护岸,自此开始.万历三十六年(1608),“官圩堤溃,田禾淹没殆尽”,知县朱汝鳌大加修葺,划段分工,加高培厚,作中心埂,“自青山属黄池为官圩西岸,至今赖焉.”[3]卷六六太平府中心埂纵横十字形布置,按地势高低,分成四大块.目的在于一旦大水为患,一块失事,三块可保;半部被淹,另半部可保,此乃十字圩之来历.当地人为纪念朱公,在大官圩修祠纪念.而“官圩之名见于邑乘始此”[1]初编卷一,建置.到了清代,大公圩的开发已经十分成熟,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时人指出:“官圩之在当邑,固县治第一要区也.物产之丰美,又境内诸乡所莫及也.”[1]序至此,大公圩的圩堤修筑,也形成相关程式.“大凡筑埂须有一定程式.官圩工程大略有四.内外皆无风浪谓之标工;外临大河谓之次汹工;外临湖面谓之汹工;花津十里风浪险恶谓之要工,又谓之极汹工.”对不同工程的埂面、埂身、埂脚,也有相应的要求,“务令修筑如式,并勘其有无昂头、缩脚、躺腰、洼心、穿靴、戴帽诸弊.其高以水大之年为定,宽以地势之险为衡,阔以二五收分为妙.”[1]三编卷一,修筑按照“分工老册数”统计,大公圩四岸29圩总共有田“二十四万八千有零”亩[1]三编卷五,董首,成为皖江流域最大的圩田.

纵观当涂大公圩的开发历程,有这样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是创新了围垦形式.早在宋代,江南圩区即出现了联圩这一新的围垦形式.囿于当时的政治体制、生产能力和认识水平,再加上财力和物力的制约,许多圩堤的布局不尽科学合理,因而需要调整和联并.江南联圩的成功范例当首推大公圩.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因宣州一带洪水泛滥,波及当涂,致使其“诸圩尽没”,官府派遣钟世期巡视灾情,他据实上报并提出联圩的主张,朝廷准予联圩,当涂知县张津组织人力筑长堤180里,至二十八年(1158),太守周葵完善之,成此浩大工程.《宋史·食货志上》记载了至乾道九年(1173)大公圩的联圩情况:太平州黄池镇的福定圩长40余里,延福等54圩周围150余里,“包围诸圩在内,芜湖县圩周二百九十余里,通当涂圩共四百八十余里”.[4]2803由此可见,大公圩联圩的规模是很大的.到明万历十五年(1587),由联并后的29个小圩组成一个大圩,分四岸,各设总长,对全圩堤防,分工划段,实行按亩轮修.《宋会要辑稿》有“当涂县官圩一所”的记载,清乾隆《当涂县志》既记“官圩”,又记《沿湖诸圩五十四》以存旧,光绪《汇述》则仅画有29圩的位置了,这说明大公圩的联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着的过程.由筑圩到联圩,是当时人们创造性的治水活动,它一方面增强了圩田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便于分区分级控制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塞支强干”的作用,使圩堤的坚固性大大增强.总之,联圩的举措有效提高了圩区防洪保收的能力,值得研究.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圩田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圩怎么读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历史上宁绍平原地区的开发和环境变迁
【摘 要】 文章以陈桥驿的论著为研究视角介绍了历史不同时期宁绍平原的开发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陈著探讨森林、湖泊、聚落的变迁,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措施
摘 要:旅游产业是在我国属于一个新兴产业,生态旅游是近些年来刚刚提出的旅游发展理念,其目的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旅游产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

农村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9-000-01摘 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实施配套制度
摘 要:如何在国土资源领域践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一要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文章认为,在国土资源领域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