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写作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心理健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健康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在给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带来震荡和冲击的同时,也使做到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如何结合其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改进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理念,充分发挥传统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由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高校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比例也在持续上升,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正逐步改变着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对高校学生来说,互联网集报纸、广播、电视多种功能于一体,各种信息的快速流通,丰富了有效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虚拟性、隐匿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它的普及和使用也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拓宽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空间,更促进了学生个性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受辨别能力限制的大学生们极容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所影响,致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偏离正确的轨道,网络依赖、网络孤独、网络成瘾症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乃是大势所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三十年发展,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探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單一.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教育手段和方法较为独特,而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且多是简单梳理相关概念,立足于当前学生困惑如情绪管理、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缺乏情景模拟等体验式教学以及心理咨询必备的技术设施;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匮乏.在现阶段,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是德育工作者、心理学教师、高校医务人员等,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且人员师资配备不足;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定位模糊.很多高校对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性质和规律等方面认识不清,缺乏对心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者之间在目标、内容等方面差异性的认知,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学校教育规划等,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现实考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通过信息网络促进社会各要素资源的融通交互趋向频繁,相互之间因信息技术的扩散、应用和深度融合而进一步强化互动影响,当然也包括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机遇

首先,“互联网+”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讲座或者面对面咨询等方式,而互联网基于其虚拟性以及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能够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心理教育过程;同时,教育对象也可以随时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参与线上健康论坛,接受在线心理测试、辅导.其次,互联网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内容.“互联网+教育”的重要能效之一就是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也包括对原有相关资源的深度整合,比如将域外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与当下国内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最后,互联网有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互联网自身的便捷性、新奇性以及内容多元化等特点,对高校学生具有越来越大的新引力,高校学生也更多愿意选择在互利网平台上表达心声,这也为教育者提供及时的原始研究素材;同时,大数据本身能够实现对高校学生所关注的心理问题进行筛选,便于教育者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

(二)“互联网+”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挑战

“互联网+”突破了传统教育垂直转播的制约.一方面高校学生能够接受更多复杂的网络资源,而能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学生能够自主识别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下一步“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高校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也具有更大的随意性.比如发表明显缺乏社会责任的言论,或者不遵守网络道德的行为规范.这些因素的存在自然也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互联网的时代性特征,拓展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对策建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事实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比较清晰的发展路径,尽管在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客观效果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向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纯以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为主,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愈水平,提升他们了解自我、应对困难的能力.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受教育者更加个性和教育模式老套双重挑战,但同时也给高校心理教育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更好地完成高校育人、树人的职责使命.

一是以人为本,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互联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并不在于心理教育者的专业技巧,而在于转变教育理念,扮演*角色,立足学生实际,加强对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制定个性化教育模式,形成心理教育、心理咨询、预防干预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内容体系.如构建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格式塔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等为基础,以实现大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隐匿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特点,全面挖掘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自我认识问题、睡眠问题等所有心理问题,并进一步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模仿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儒家礼教修养方法、西方人本主义当事人中心疗法等技术手段,形成广覆盖、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内容体系.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心理健康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和工作模式,并将持续改变人们的教育模式。互联网对教育而言是把双刃剑,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教学工作既需要利。

互联网环境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增大服务对象。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摘 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信息的传播方式不断变化,同时也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平台。在现有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撑下,对以。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摘要:时代发展的新步伐已经把我们带入到了新的网络社会中,当代大学生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丰富了其大学。

论文大全